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四篇

时间:2024-03-27 10:06:00 浏览量:

  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四篇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让我对国家发展形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全国两会所传递出的坚定信心、团结奋进的时代脉搏。在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代表委员们多次提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作为高校宣传部负责同志,我要组织好两会精神的学习,密切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广大师生。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内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面是明月秘书网小编为您推荐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四篇。

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1

  这次全国两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对于进一步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奋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和大家一样对全国两会非常关注,通过新闻媒体观看大会的盛况,逐字逐句学习理解《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是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等重要讲话精神,感觉思想上豁然开朗、行动上有了明确方向,收获满满,倍感振奋。今天,我们围绕深入学习两会精神,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交流,就是要通过深入学习,反复学习,促进大家在思想上得到新认识、境界上得到新提高、工作上得到新启发,时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砥砺初心、奋进拼搏,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努力以更大更新的作为,为××全面振兴突破贡献××力量,提供××支撑。下面,利用这次机会与大家作以交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主题鲜明、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特别是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明确的新要求,深刻阐释了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贯深远的战略考量,宏阔的理论视野、高超的政治智慧、深沉的忧患意识,进一步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是“两会”精神最核心、最集中、最重要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我们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事业注入了强大信心,提供了强劲动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髓内涵、核心要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职于行,满怀信心创新业,踔厉奋发建新功。

  二、牢记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壮美华章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精髓要义,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再建新功。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集团公司现有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抢抓机遇,以敢闯敢干加实干的精神状态狠抓落实,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一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供水主业强基固本,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能力,优化水费营收系统、完善GIS管网信息系统、加快建设无水泵站、论证黑灯水厂和数字孪生水厂建设,持续做强主业链条。二要加快数字××产业发展。积极适应行业智慧化发展趋势,聚焦集团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以产学研联盟为技术支撑,全力推动智慧××公司建设,提高集团公司营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开拓××地区的广阔项目市场,引领集团高质量发展。三要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把建设科技人才队伍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引才、育才、用才,为优秀人才提供需要的肥沃土壤和适宜的阳光雨露,营造崇尚创新、鼓励探索、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让人才心无旁骛、潜心致研,致力打造一批符合集团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的一流创新团队,造就一支具有规模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三、迅速行动,抓好贯彻落实,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凝聚奋进合力。根据市委关于全国两会精神传达学习的部署要求,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一步夯实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凝聚起上下一心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的强劲动力。一要强化示范带头学,在引领带动上下硬功。在座的领导班子成员是我们集团公司的“关键少数”,必须始终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立好标杆、作好示范,拿出“挤”和“钻”的精神,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多悟一分,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良好氛围,推动“两会”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要带头深入基层一线、深入车间站所开展两会精神宣讲活动,重点讲学习的收获体会,讲改进工作的方法举措,推动学习贯彻持续掀起热潮。二要注重带着问题学,在走深走实上下硬功。始终把坚持问题导向作为学习教育走向深入的最好牵引,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聚焦制约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聚焦最迫切需要解放的问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奔着问题去、聚焦问题学、对准问题谋,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丰富方法、完善路径,让学习成果转化为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三要注重融会贯通学,在转化应用上下硬功。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大、××二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体现在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能力提升上,体现在狠抓落实、担当作为的工作实绩上,特别当前一季度已经进入“倒计时”,各项经济指标完成压力较大,我们要聚焦目标,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务实举措,加压奋进,以实际行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续力添彩。

  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2

  2024年3月,全国两会如期而至。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让我对自身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宗旨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为更好地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自身工作更明白我个人距离工作目标还有差距,关于人才方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人才优势是我们党的发展的一个人重要优势,在新时代的人才工作中我们要坚守初心使命,树牢“三个坚定”,不断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

  第一是政治坚定,坚定不移提升精神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走过多长的路,无论走到多远的未来,都不能忘记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我们要守好初心,就必须时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思想上的纯净。一是认真学习领会、准确把握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原原本本通读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把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进一步深学研究、了解其中要义,更好地用全国“两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人才工作。二是学思践悟,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与自身工作结合起来,与我们各项人才工作结合起来,是学习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形成常态。

  第二是坚定完善人才体系,健全人才队伍保障。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也指出,“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我们要精心营造人才无忧环境,打造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人才服务体系,建立人才日常考核、工作考核制度,健全任人唯贤、以德为先的工作机制,完善基本的配套设施和福利待遇,健全人才安居保障机制,为人才提供高品质居住环境,不断提升党管人才工作水平。这样才能增强我们的人才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才能真正让我们基层、让一线能够在人才工作、人力资源服务工作当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第三是坚定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人才支撑。“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征程上,科学用才要提升人才驱动效能,健全科学有序的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是第一资源,好的体制机制制度是靠人探讨出来的,好的体制机制也是靠人来完善出来的。干任何事我们都要有目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各方面优秀的人才的支持。我们更应大力实施引才聚才工程,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考核机制,健全人才交流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人才敢于尝试、大胆突破,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为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古往今来,人才资源一直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面对新形势新格局,人才工作的开展不仅要别出心裁,更要知往鉴今、古为今用。“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项任务最终还是会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贯彻好全会精神,就是我们人才工作的重要职责使命,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要立足工作实际,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狠抓任务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推动人才工作迈向新台阶。

  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3

  2024年3月5日,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胜利开幕,我感到无比振奋、鼓舞人心。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当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下沉江苏代表团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李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深感进一步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干劲。结合工作实际,有了如下几点思考和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江苏发展、情系江苏人民,作为江苏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努力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一,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党组织履职能力。严格落实基层D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持续深化聚焦“学思想、强D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不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成果,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履职能力,增强系统性工作思维能力,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升整体战斗力。

  第二,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始终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按照市委提出的“七个强市”奋斗目标要求,认真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任务。要坚持高质量发展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为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耕种收环节的机械化率,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良种良法,改进耕作技术,加强农民田间管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有序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灌溉水网、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市场创汇及现代科技农业。

  第三,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抓住产业振兴这个关键,加强调查研究,认真谋划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助力群众稳定增收,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要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特色林业和林下经济。全力推进国储林项目建设,做好“国储林+”文章,提高林业产业附加值。第四,坚持人民立场,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深刻理解认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出发点是人民、落脚点是人民,把人民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立足岗位实际,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贯穿高质量发展始终。

  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4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着眼于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四个必须”的明确要求,即“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新型消费、新型能源体系、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和“人工智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备受关注,释放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将成为今后政策的主线和发力点。近年来xx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创新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较慢、内需潜力尚未充分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够等,亟待坚持创新引领,超前谋划,加强政策和项目储备,培育壮大推动xx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一、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十大任务之首,同时在其他任务中也贯穿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说明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今年是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元年,国家后续将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对xx来说,必须紧抓机遇,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力争成为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阵地。一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做强新质生产力。围绕打造“7+28+N”优势产业集群,聚焦新能源汽车、氢能和新型储能、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我省具有优势的新兴产业领域,加强技术、标准、品牌和管理等全方位创新,壮大一批拥有原创性核心技术、全球影响力的“链主”企业。二是在未来产业中培育新质生产力。聚焦人工智能、仿真机器人、量子信息、先进计算等处于“爆发期”的未来产业,大力招引行业龙头和高技术型企业,培育更多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推进未来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等)、未来信息(6G、第三代互联网等)和未来健康(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脑机交互等)等前沿技术就地产业化。三是依托“两城一谷”等重大创新平台裂变产生新质生产力。未来几年,“两城一谷”、省实验室、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的创新成果将进入集中产业化阶段,聚焦量子科技、生命健康、生物育种、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推动形成以新产业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同时,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在装备、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中深度应用。

  二、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说明通过促消费和扩投资双向发力,既是短期经济持续恢复的主要着力点,也是长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对稳定经济增长尤为重要。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统筹消费和投资的方向路径,即在消费方面,要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同时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在投资方面,要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以及民生薄弱领域等领域投资。xx具有基础雄厚的产业优势、人口众多的市场优势、联结国内外的枢纽优势和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扩大内需潜力巨大。一方面,以新型消费为方向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落实好国家促进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政策措施,锚定Z世代、老龄人群等重点人群需求,培育壮大新文娱、新餐饮、新社会服务、国货“潮品”、体育赛事、智能家居、老龄用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制定出台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政策,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另一方面,以新型基础设施和短板领域为抓手扩大有效投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度超前完善提升先进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发展高效融合基础设施,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基础设施布局,持续抓好产业设备更新和民生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

  三、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另一方面说明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为主的制度型开放稳步向纵深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空中丝绸之路”为引领的“四条丝路”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一张亮丽名片,但我省外贸依存度偏低、外资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开放不足仍是我省的主要短板。一是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巩固提升“空中丝绸之路”、中欧班列的基础上,鼓励企业“走出去”,深化在资源开发与深加工、绿色能源、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等领域合作。二是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性口岸等开放平台,对标CPTPP、DEPA、RCEP等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等数字服务领域以及国际金融、会计、法律、咨询、国际商事调解等中介服务领域创新发展。三是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高质量外资。落实好国家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等政策,依托自贸试验区、开发区、中外产业合作园区等产业平台,以“7+28+N”重点产业集群、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等为重点,加大外资招引力度。

  四、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多次提及新能源汽车,首次提及发展氢能、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这意味着,随着“双碳”目标深入人心,绿色低碳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新能源汽车、氢能、新型储能等行业迎来更大发展空间。近年来,我省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要持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打造全国绿色低碳发展高地。一是持续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开展传统产业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打造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探索建立个人绿色消费积分制度,激励绿色产品消费。二是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氢能走廊建设,围绕“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关键环节,积极研发绿色制氢、储运等关键技术,吸引更多产业链优势企业集聚。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新型储能。依托开发区、保税区、加工贸易园区等载体,探索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不断提高绿电使用比例。三是率先建立重点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聚焦能源、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碳排放重点行业,建立碳足迹核算方法和模型,明确碳足迹核算的对象、范围和边界,围绕使用能源类型、原材料、生产制造和产品回收利用,建立口径、标准一致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行业数据库,研究制定从原材料到报废回收全产业链碳足迹管理办法。

  五、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

  《政府工作报告》的又一大亮点是含金量实足、精准高效的政策“工具箱”。在财政政策方面,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在货币政策方面,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同时,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对于xx来说,必须深入落实国家一揽子政策,根据我省高质量发展要求,超前谋划,加强项目储备,研究制定政策“工具箱”,推动综合施策。在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完善全省重大项目和“三个一批”项目库,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的精准投向,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充分激发民间投资,加大对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新型能源、绿色低碳等领域项目的支持力度。在城乡发展和人口转移方面,加快构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施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着力优化城市产业生态,完善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供给,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更优质更充裕的就业创业机会,让城市真正能够吸引人、留住人、发展人。在资金支持方面,持续抓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进一步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让民间投资愿投、敢投、能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强调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在深入分析我国新的历史条件和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程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新时代十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
 

推荐访问:两会精神 心得体会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