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碳中和碳达峰心得体会三篇

时间:2023-11-14 11:15:50 浏览量:

  碳中和碳达峰心得体会三篇

  绕碳减排碳中和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将愈加活跃,同样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研究也将加快制订,相信行业结构性减排也在政策研究之列,如同错峰生产政策创新一样,碳减排也必定有新的产业政策创新。下面是明月秘书网小编为您推荐碳中和碳达峰心得体会三篇。

碳中和碳达峰心得体会

  碳中和碳达峰心得体会1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的深入学习领会,对当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我认为,对我县而言,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挑战也是机遇,有压力也有动力,我们应该要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双碳”工作,准确理解和把握三对关系,以坚定的信心和有力的举措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全局”与“县区一域”的关系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我国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工程,国家从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制度保障,通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等系列举措,推动“双碳”工作蹄疾步稳、有序推进。

  就我县而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存在,生态环保任务艰巨、产业发展层次偏低、创新驱动能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推进“双碳”工作正是我们优环境、促转型、谋发展、惠民生的重大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全局意识、战略思维和系统观念,处理好“国家全局”和“县区一域”的关系,既要自觉服务大局,又要立足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完善“双碳”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分阶段、分领域、分层次抓好实施,特别是要抓好重点用能单位和工矿、住建、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做到既为“县区一域”争光,更为全国实现“双碳”目标添彩。

  二、准确理解和把握“先立”与“后破”的关系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既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又要脚踏实地扎实推进。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提高战力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必须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把控节奏,处理好“立”与“破”的关系,必须要先立后破,切不可未立先破,持续推进节能减排降碳。

  “先立”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真正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一是在发展模式上围绕“转”做文章。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发展壮大互联网、大数据、节能环保、生物科技、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二是在能源供应模式上围绕“换”做文章。要充分发挥我县能源和资源优势,抢抓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深入实施重大机遇,大力推进气水风光电综合利用,加快推进xxxx等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期末,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xxx万千瓦。三是在生活方式上围绕“变”做文章。要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绿色低碳消费,鼓励绿色出行,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双碳”工作的支持认同。

  “后破”就是坚持系统观念,稳中求进、逐步求变,在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目标。一是坚定不移减存量。对不符合生态环保和行业政策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的产业和落后产能坚决予以淘汰出清。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项目节能审查、环评审批,倒逼全县能效水平整体提升。二是综合施策抓技改。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围绕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鼓励引导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和实施绿色化、信息化改造,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持续降低产业能耗。三是精准招商延链条。碳消耗的大头多在工业的初端,产业链条越长,产业越精细,碳消耗就越少,必须毫不动摇地聚焦我县矿山技改、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等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以链条的有效延伸推动碳消耗持续降低。

  三、准确理解和把握“长远”与“当下”的关系

  “十四五”时期,我国已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经济结构实现由“量”向“质”转变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期、窗口期。科学推进“双碳”工作,需保持战略定力,既要坚定不移推进,又要做到稳中求进,确保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xx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我们要统筹做好三件事。一要统筹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紧跟国家、省市政策导向,立足县情实际,科学制定远景目标,合理设置阶段任务,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又要在关键处落好子,确保二者之间有效衔接,特别是要算好大账、算好长远账、算好整体账、算好综合账,以长远规划引领阶段性任务。二要统筹处理近期和远景目标之间的关系。制定目标要坚持立足当下、实事求是、长远结合。既要充分结合县实际,一步一个脚印,从解决当下能耗高、产业层次低等突出问题入手,聚力打好减排降碳“攻坚战”,完成阶段性任务,积小胜为大胜;又要着眼“十四五”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把握好减排降碳的节奏和力度,驰而不息打好生态环保“持久战”,实现高质量发展长远目标。三要统筹处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间的关系。加快绿色低碳技术革命,推动能源资源、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构建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hx)

  四、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推进“双碳”工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县委、县政府要高度重视,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建立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推进“双碳”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和动员。要加强对“双碳”工作的宣传,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氛围。要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我县碳减排的成果和经验,展示我县绿色低碳的形象,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低碳意识,积极参与到减排降碳的行动中来。

  二是加强组织协调。要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各级责任和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推进“双碳”工作。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政策衔接和信息共享,促进政策的顺畅实施。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协助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力度,推动产业链条的升级和优化。

  三是加强督查考核。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各级部门和责任单位的减排降碳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推动工作的扎实推进。要加强对工作成效的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推动“双碳”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果。

  总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双碳”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碳中和碳达峰心得体会2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碳达峰”就是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中国宝武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第一大钢企,自身使命和责任将是极其重大且艰巨的,要完成这一目标是每一位宝武人都应该为止努力奋斗的,具体在做法上体现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即控制钢铁行业的产能产量,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钢材出口量;城市钢厂与脱碳化。推广全废钢电炉流程(城市钢厂),采用城市废钢替代铁矿石和煤炭;采用电力取代煤炭和焦炭,特备是可以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发电,兼顾社会节能;节能技术。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装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传统高炉-转炉流程的工艺变革。对现有高炉改进,如全氧高炉、低温冶金等,创新型炼铁新工艺的研发,如电解法炼铁、氢还原炼铁等;开发高品质、长寿命的生态钢材品种。考虑钢铁产品从生产、使用、废弃到循环利用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以生产高性能钢材替代普通钢材,可减少最终产品生产的原料消耗,盐城产品使用年限,从而提高资源效率、能源效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如使用高强度高性能的钢材,是汽车重量每减轻10%,可减少油耗4.5%;钢厂与相关行业形成产业生态链。如利用冶金渣生产水泥和其他建材;高炉或焦炉利用废塑料;副产煤气发电及发展共同活力;腹产煤气资源化利用与化工行业链接等;化石能源的替代/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优化钢铁企业能源结构;绿色电力、无碳电力等。

  “十四五”期间,唯有坚定不移的统筹推进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协调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将碳达峰,碳中和的美好蓝图化为美丽现实不懈努力。

  碳中和碳达峰心得体会3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xx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纲要》相关章节全面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双碳”工作,坚定不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任务还很重,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同时,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时间窗口偏紧,技术储备不足,碳排放法律法规、交易机制尚不健全,技术、标准、人才等基础支撑薄弱,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相当艰巨。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双碳”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有的放矢推动“双碳”工作取得实绩、发挥实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准确把握“双碳”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

  但也应清醒看到,我国是在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开启降碳进程的,降碳任务之重、时间之紧前所未有。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意味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还应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同时,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碳关税、碳投资、碳义务等手段增加我国减排责任,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博弈依然激烈。这些都是我们推进“双碳”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和应对的挑战。

  深入推进“双碳”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坚持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等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

  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涉及价值观念、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等诸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以系统观念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要深刻认识到,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要坚持统筹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既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系统观念贯穿于“双碳”工作全过程,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凸显。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8%,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基本扭转。实践证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系统观念,进一步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推动“双碳”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带动全局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是我们党长期奋斗积累的重要经验,也是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掌握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牢牢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进一步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带动全局工作。

  一是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同时,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汇聚起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强大合力。二是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着力提高利用效能。三是进一步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重要文件精神,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因地制宜明确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四是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集中力量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运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刻把握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的调整和优化,大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推荐访问:碳中和碳达峰 心得体会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