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党指导思想内容合集(全文完整)

时间:2022-09-20 15:5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党指导思想内容合集(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党指导思想内容合集(全文完整)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2022年党指导思想内容5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上,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勇毅而笃行。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原因。回望过往的奋斗史,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年轻干部必须深刻认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切实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立足初心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

(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曾经一段时期,有人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把共产主义看作虚无缥缈的幻想。究其根源,在于这些人缺乏共产党人的初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力量;
坚持遵循客观规律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可靠的支撑。坚守初心的共产党人,总是深信和坚信: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直抵人心、化为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因为它植根于人民之中、依托于规律之上,指明了依靠人民、遵循规律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这个疑问是多余的,我们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二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机械套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据时代条件,赋予这些原则鲜明的中国特色。只要这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就一定能够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包含的信念。

(三)坚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当前,我们正处于国家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可谓愈进愈难、愈进愈险,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有的人因此对中国梦的前景持观望态度。其实,有初心就有恒心和信心。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包括人民幸福,这一伟大梦想与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息息相通。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坚守和践行初心,就是在坚持人民作为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的主体地位,就是在坚持筑梦成果为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有了这样的初心,中国梦就有了公平正义阳光的普照,就能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从而汇聚起万众一心追梦圆梦的强大力量。

二、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
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胜利之“本”。回顾党的百年伟大征途,无数共产党人正是凭借心中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走来,无论是以门板当床、雪山草地,还是物资匮乏、自力更生,党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最终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可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信仰意志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源泉,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在革命、建设和发展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先锋之“魂”。一直以来,“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两个口号被人民群众口口相传、奉为经典。口号所表现的就是党员干部在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过程中,面对艰难困苦,时时、处处、事事走在群众的前头,面对发展成果,总能以群众为先,样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正是靠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信念之魂,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展现出高尚的公仆情怀、人民情结,推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经济稳中有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理想信念树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业绩丰碑。

(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民族伟大复兴之“源”。落后就要挨打,是近代以来中华大地上血与泪的教训。如今,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大国地位稳如磐石。我们从一穷二白,到创新能力排名升至世界第12位,“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太空舱成功对接……贯穿其中的,是党领导广大人民对理想信念的不渝坚守。展望未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新时代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也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为每个中国人注入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三、年轻干部如何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年轻干部必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知之、信之、行之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

(一)要高举“旗帜”,怀忠诚之魂答好“初心卷”。旗帜引领方向,先锋凝聚力量。年轻干部应自觉把讲政治、铸忠诚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要把忠诚视为信仰。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年轻干部不仅要忠诚可靠,更要把忠诚当一种信仰,一种操守,一种血液,一种旗帜,永远坚持下去。作为年轻干部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一种蓬勃进取的精神,在不同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让理想信念之树长青。二要把忠诚熔为激情。激情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有激情,就是有昂扬向上、勇争一流的精神状态,有敬业奉献、创新创造的职业操守,有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不懈斗志。对党和人民及事业的忠诚,就是要把忠诚演绎成澎湃涌动的激情、持续不断的能量,奋力前行,永不言退。因此,年轻干部对理想的坚守,对忠诚的坚守,不是一种平庸无为的坚守,不是一种煎熬无奈的坚守,而是要拿出超乎寻常的干劲,激情似火的闯劲,在平凡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为人生添彩,为党的事业增光。三要把忠诚化为奉献。无私奉献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的积累和沉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奉献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个代人,100年来共产党人坚持的宗旨一直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年轻干部在工作中一定要具备一种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工作当中不用领导提要求,不用同事去监督,在自己的岗位上务实工作,无私奉献,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坚持群众观念,培育和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时时处处坚守着无私的奉献精神。

(二)要勇挑“重担”,以担当之勇答好“实干卷”。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年轻干部要时刻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接几个“烫手的山芋”,受几次“风雨的洗礼”。在关键时刻、吃劲节点加强历练,不断攻克新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一要敢想。工作中要善于解放思想,学会灵活转变自己的思维,跳出已有的框架,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破除固步自封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开阔的视角、崭新的思维找到创新的灵感,用心、上心、尽心地去思考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敢于和过去比,突破自己;
敢于和先进比,超越他人,从而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二要实干。海尔集团有句名言,“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就是不简单”。年轻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求实务实的工作理念,从小处努力,把小事办好,工作说了就办,定了就干,件件有着落,事事出成效,做一名务实的干部。如果总想着做大事,不屑于做这些具体的工作,那么所谓的大事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仅自己最终一事无成,而且会贻误工作。三要勇闯。年轻人干事就要有朝气、有激情、有魄力。工作上,有了思路,有了基础,就要放开手脚,发挥年轻的优势,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敢破敢立,直面难题,敢抓善管,敢担责任,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县委在用人上不求全责备,用人所长,用的就是年轻人那份热情、那股冲劲,用的就是那些坚持原则、敢于负责的干部。唯唯诺诺、稳稳当当不应该是年轻人的个性,更不是县委所希望看到的。当然,只有一股闯劲、冲劲、韧劲是不够的,还要认真研究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方法,善于把敢闯敢干与科学实干结合起来,既敢干又会干,才是大智大勇的将才。

(三)要厚植“情怀”,立鸿鹄之志答好“民生卷”。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终身课题,坚定理想信念,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年轻干部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奋斗目标,把人民的期待变成自觉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美好现实。一要甘当“螺丝钉”。要勇于担当作为,不务虚功、不走过场,从改善民生、助企纾困等民生实事、民生工程做起,深入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地,以“钉钉子”的精神将好事做深、实事做实。二要善做“显微镜”。要在与群众沟通中敏锐把握情绪变化,在解难纾困时迅速抓住症结,在答疑解惑中实时感知政策得失,不弃微末、不舍寸功。三要勇于“算大账”。要树立“计利当计天下利”“谋功应谋万世功”的工作理念,在服务群众上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用科学谋划、系统筹划破解“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

(四)要心存“戒尺”,持敬畏之心答好“廉洁卷”。政者,正也。”清正廉洁是为政底线,廉洁自律对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发挥着“总开关”作用。年轻干部要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层层设防、处处设防,以“粉身碎骨浑不怕”的精神来恪守“廉洁”二字。一要存敬畏。知敬畏,指心怀崇敬之心和虔诚之心,对特定事物有敬仰之情、畏惧之感。年轻干部只有内心对党和组织敬畏、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敬畏、对百姓群众切实利益敬畏,才能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可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守住政治门阀、思想高地和作风堤坝。二要严律己。“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年轻干部的作风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关乎所从事的工作、所代表的单位形象。要在政治上、工作上、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对照检查,善于自我剖析,敢于自我批评,勇于改正缺点和不足。同时,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提升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政治自制力,不断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三要守底线。所谓“底线”,是事物量变质变的分界线、做人做事的警戒线,不可踩、更不可越。纷繁复杂的社会,诱惑风险和腐蚀“围猎”依然存在,思想警惕须臾不可放松。作为年轻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以俭修身、厉行节约,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严守“底线”、警觉“红线”、不碰“高压线”,做到慎独慎微慎初。

总之,“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只要念好“真”字经,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我们年轻干部就能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接好理想信念的班。

2022年党指导思想内容5篇二

     2022年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巩固深化年”,我们党将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财政部xx监管局作为中央驻x单位,将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财政部党组和地方党委对监管局党建工作的双重管理,走好“政治机关第一方阵”,坚定不移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认真总结机关党建工作的历史经验

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持续奋斗,创造了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结了成熟的历史经验。一是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不动摇。党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党的政治建设在机关党的各项建设中居于统帅领导地位,是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根”和“魂”。二是坚持思想建设不动摇。思想建设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贯穿机关党建工作全过程和各领域的一条“生命线”。三是坚持组织建设不动摇。党的基层组织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列宁称之为党的“基本细胞”。随着我们党自身组织机构的逐步产生、发展壮大和健全完善,各级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始终发挥着表率作用。四是坚持反腐倡廉纪律作风建设不动摇。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机关党的作风是党的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坚持制度建设不动摇。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的作用,保证党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深刻把握机关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机关党建工作任务很多,核心是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任务完成。”在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中要把握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个核心任务。

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是机关党建工作的活力之源。我们党始终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来确定党的中心任务,并围绕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党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作了全面分析,机关党建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服务这个中心,融入中心工作、促进中心工作,才能体现自身价值,才能展现蓬勃生机。

把握好、服务好大局,对各级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把建设队伍作为机关基层党组织服务中心,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任务完成的重要保证。着眼于充分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协助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紧紧围绕中心任务,紧密结合业务工作,有针对性地设计抓手、平台和载体,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为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本部门重大工作任务服务,做到部署有声音、贯彻有行动、推动有举措、落实有成效。

把握住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服务中心是目的,建设队伍是保证,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水平和效果,要看对推动全局工作的支撑保障力。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的理念,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和部门的中心任务变成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积极探索“规定动作”之外的创新举措

2022年,除了要全力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主要工作提到的“聚焦‘两个维护’深化党的政治建设、把迎接服务党的二十大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等7大方面,还要结合本单位现有党建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忠诚干净石敢当”的“1+6”机关党建品牌优势,在以下方面抓实抓好抓出彩。

一是探索党建闭环式管理机制。探索和建立“有安排部署、有任务落实、有督导反馈、有责任整改”的闭环式党建工作机制,实行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式管理,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档案归集整理制度,进一步拉紧党建责任链条。结合民主生活会、年度省直机关工委党建督查、抓基层党建整改等查摆出的问题,制定有效解决措施,靶向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牵头搞好党建工作调研,及时总结工作成果。

二是强化理论武装。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齐x大讲堂、支部学习等形式,固定好“学习周”活动,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把下半年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重点学习任务,推行党组中心组引领学、支部集中深入学、运用平台自主学、“齐x大讲堂”交流学等的学习模式,实现党员教育学习全覆盖。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做法,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加强专题学习并做到学用结合。

三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进一步擦亮“红色枢纽”“底线护卫”“同心圆”“绩效天平”“啄木鸟”等特色支部品牌,强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党支部梯级提升工程。深度挖掘机关党建品牌效应,将支部党建品牌建设作用到业务工作中,推动支部党建品牌主题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以业务充实党建内容,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四是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建设”和“模范机关建设”的“双创”工作。合理统筹规划,以文明创建和模范机关创建任务为抓手,拉出任务清单,对于任务清单中的相同项,统筹安排布置;
任务清单中的不同项,分别安排布置,实现“双创”共同发力、协调联动。

五是不断加强群团组织建设。以党建带团建。全面提升工会、妇委会工作质量,积极组织丰富多彩趣味活动、健步走、知识竞赛、厨艺大赛等活动。深入开展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探索建立青年理论小组“导师制度”,加强青年干部调研。

六是加强学习交流和信息宣传。做好“联建联创”“双联共建”等工作,加强与先进单位的对标交流学习,提升党务干部的能力,开阔党建工作的思路。强化宣传阵地的建设,编印专项工作画册,及时总结宣传好的经验做法。加强和省直机关工委的交流,定期将党建重点工作、文明创建工作向省直机关工委进行汇报。

七是强化督导考核。通过灯塔e支部,开展季度督查;
结合内控检查、资产清查等工作,全年开展一次全面党建工作督查,由机关党委牵头加大对各支部党建重点任务督促检查和跟踪落实力度。

2022年党指导思想内容5篇三

       虽然全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取得新成效新进展,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仍然任重道远。结合我们自身实际,十九大以来,公司累计给予党纪政纪处分x人,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现实中部分同志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一是认识不深的问题。在当前正本清源、整风整改的大背景下,有的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还是跟不上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正风肃纪的新形势、新要求,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还不能同频共振。有的缺乏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对违反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错误言行不报告、不抵制、不斗争,甚至随声附和、随波逐流;
有的对中央有关规定和决策部署搞选择性执行,在贯彻执行中打折扣,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行我素;
有的党员干部做事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缺乏全局意识,各自为政,遇到问题推诿扯皮,甚至上交矛盾;
有的对待敏感问题,总是拿以前就是这么办为借口,继续延用老办法、按照老套路行事,简化程序,打“擦边球”;
有的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公司党委、纪委的事,改进作风是公司领导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把自己当局外人,积极参与的行动不够自觉。

二是用心不专的问题。有的同志对遵守党纪法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对公司全面从严治党缺乏高度负责的精神,在位不履职、不尽责、不用心,不思进取,守摊度日,工作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能躲则躲;
有的凭个人喜好和心情办事,不愿动脑,不愿动手,工作无动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应付差事,得过且过;
有的本位主义严重,协调配合意识差,遇事推诿扯皮,缺乏“一盘棋”思想;
有的考虑个人问题比较多,对名利得失看得过重,总喜欢拿自己与地方的朋友、同学比,与兄弟单位的环境、条件比,而且是片面地比舒服、比享受、比待遇,用职工群众的话说就是学习不刻苦,工作怕吃苦,“脑子空空、本子空空、书柜空空”;
有的同志在与群众相处中,常以一名干部自居,高高在上,人为地造成了内部关系的紧张。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动机不纯的问题。有的党员干部创新理论学习不深入,世界观、人生观的“总开关”把得不牢、政治敏感性不强、头脑不够清醒,对党纪法规不熟悉,导致党的意识、党章意识、党员意识不够强;
有的组织纪律观念淡化,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口无遮拦当大嘴巴,不讲“正能量”,传播“负能量”;
有的存在“两面人” 问题,表里不一、 欺上瞒下, 说一套、做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
有的在会议上、文章中对中央的大政方针表示“坚决拥护”,但是饭桌上、私底下说的却是另外一套;
有的习惯于对同事评头论足,说三道四,讲一些不负责任的话。捕风捉影乱发小道消息,乱告状,捕风捉影,混淆视听。这些歪风,最容易扰乱人心,挫伤一些同志的工作热情,危害极大。一个单位如果出现这样的人,风气难好,事业难成。

四是律己不严的问题。现在个别同志、少数同志身上出现了一些“庸、懒、散、推、拖、浮”的不良现象:少数干部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由头,工作不在状态,无激情、无热情,对于安排的任务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计较干多干少,甚至推诿扯皮、贻误工作;
工作不负责,敷衍了事,甚至出现不作为、乱作为;
工作时间迟到早退,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个人去向不及时报告,不及时履行请销假手续,想找个人找不到,不知道去哪儿了……虽然这只是极个别现象,我们的主流是好的,风气是正的,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干事的是绝大部分同志,但不刹住这种歪风,就有可能会蔓延,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工作的开展和单位的形象。

五是作风不实的问题。有的基层党组织缺乏原则性、战斗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讲成绩多、讲问题少,批评自己少、批评别人多,达不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效果;
有的基层党支部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严格,以主管碰头代替组织决定,遇有迎检任务时,补本子、补记录;
少数党员干部只记得自己是这个“总”、那个“长”,把“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一岗双责”挂在嘴上,忙于日常事务,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不经常,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
有的党组织纪律不严明,“三会一课”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不够经常,流于形式。

以上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人身上,但影响极大,如不及时解决,就会严重腐蚀单位风气,破坏企业整体形象。以上种种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纪律约束不够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心态上出了问题,认识上出了偏差。

一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惯性思维。主要是有的同志平时不注重学习,思想跟不上形势发展,头脑不清醒。十八大以后,从中央到地方,从集团公司党委到公司党委,各级组织都在反复抓正风肃纪,讲了那么多、处理了那么多人,但一些人还停留在十八大以前的老思维、老习惯、老做法上,好像那样的行为是很正常、很正当,看不清中央、集团公司、公司“作风建设一抓到底”的决心意志,看不清“越往后执扏纪越严、处分越重、监管越紧”的大趋势,思想麻木、行动迟缓。这些行为与党章要求,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趋势是格格不入的。

二是法不责众、随波逐流的从众思维。有的同志盲目攀比、盲目跟从,不向自我要求严、觉悟高、素质好的同志看齐,而是效仿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常听有的同志说“某某单位喝酒就没事”“人家地方一些单位福利还照发”等等。好像看到别人占了便宜,自己没沾到就吃亏了;
别人做了违规违纪的事没被抓着,自己去做也不会有事。比如前面说的违规喝酒问题,我们已经有了深刻的教训,没有被抓住不等于不违规。人多了是不是就没事啊?人多了事更大!因此,大家千万别去碰那个“高压线”,谁碰谁触电。

三是不会出事、出不了事的侥幸思维。从警示教育片和各种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到,所有被查处的违法违纪人员,悔过书中都有这一条。越是觉得“没事”越会“有事”,违反纪律,今天没事,后天没事,好多次都没被发现,但迟早是会被发现的。总之,只要做了违纪违规的事,总有一天会被追究。

四是不以为然、这不算啥的小事思维。任何事物都有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少数同志自律不严,拿小事不当事,拿小的违纪不当违纪,觉得小打小闹算不了什么,甚至认为,基层单位党员干部没啥权,利用工作之便吃点、喝点、收点、捞点,顶多算“占个小便宜”,久而久之就会由小错变成大错,由违规违纪变成违法犯罪,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这正是党员意识淡漠、党的纪律松弛、党的组织涣散所产生的深层原因,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2022年党指导思想内容5篇四

通过党课的学习和小组讨论,我知道了:党的指导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体系,是党的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其中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对党的指导作了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作为行动指南,才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判明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了解周围事变的内在联系,预察事变的进程,制定不同历史时期的正确纲领、路线;才能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始终站在革命运动和建设事业的前头,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在党的历史中,党的指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党的指导是党对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是党的全部观点、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因而也是党制定全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基础,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行动指南。党的指导的正确与否,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指导正确,就可以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风险;指导失误,就会给党的事业带来种.种困难和挫折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只有扎根中国的土壤,才有生命力。所以,在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党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终于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指导——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党不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有过曲折。

最后,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指导首先必须坚信不疑,通过党课的学习我们都要强化对党的指导的信仰。这关系到能否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否保持清醒头脑的大问题。在此前提下再通过学习做到对党的指导的真正的理解,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达到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目的

2022年党指导思想内容5篇五

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明确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党,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自觉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地成长为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解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科学世界观的完整的理论形态,是工人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总称。

正如党章总纲部分中所表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列宁主义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全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但是,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主体部分,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是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恩格斯首次把生产关系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来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全面而深人地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时,对商品、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等重要经济范畴作了深刻分析,全面论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和斗争的经济根源,指明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与正确道路。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论证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学说。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等。科学社会主义直接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核心,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虽然具有不同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但它们之间却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从哲学方面说,任何学说都有一定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则,提供了揭示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从政治经济学方面看,唯物史观的许多重要范畴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社会形态等和一些基本原理,都要借助于经济学的研究和论证;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不仅以对社会历史规律的科学揭示为基础,更是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剖析为前提的,是以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支柱的。从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看,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目的和条件的学说,就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变成了改造世界的哲学,也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得到了提升。可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概括和分析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与阶级关系,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伟大作用和历史使命。这种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逻辑联系,是与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历史联系相一致的,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政治与文化各个领域之间的辩证关系。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就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它本身也要求发展,否则便失去了生命力。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并加以总结和概括,这一过程也就是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过程。只要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赋予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新的内容,用事实表明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不断地得到加强。

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翻开党的历史史册,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的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适合中国情况的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革命思想。正是由于这个思想正确、伟大,因而受到全党的拥护,并在党的七大被一致通过写进了党章。当年,刘少奇解释说,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总纲,这是我们党在经历二十四年浴血奋战的最大的收获与最大的光荣。刘少奇还说,它是中国的东西,又是完全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把它写进党章总纲,这是因为,它是中国无产阶级与全体劳动人民用以解决自己的惟一正确的理论政策,而且必将造福于我们的民族以至遥远的后代。

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

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它解决了在旧中国这样一个小生产十分广大、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社会条件下,如何进行革命斗争,取得革命胜利,以及在革命胜利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它贯穿着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最早提出并一贯坚持,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所以,他率先示范并要求党的干部认真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要从客观实践中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历史证明,毛泽东提出许多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意义,现在和今后对我们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种态度是完全错误的。对毛泽东同志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以为凡是毛泽东说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愿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区别开来,而这种区别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必须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而创立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过去是我们的事业取得巨大胜利的理论基础,今后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毛泽东的许多重要著作,仍然是我们必须经常学习的,因为这些著作中包含着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当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新的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这要靠我们结合新的实践,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要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依据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一些新的理论原理,作出一些新的理论概括,充实和丰富既有的结论。总之,要解决现实社会主义的许多问题,就需要我们把实践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它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需要呼唤着这一理论的诞生,时代也为这一理论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第一,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比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全球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国家对经济的参与和干预有所加强,资产阶级所采取的某些改良措施,所有这些都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增快。这表明,资本主义的灭亡,并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够发生的,而是一种历史过程。在当今的世界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将长期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世界各国都在谋求更快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能力。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大国,如果不抓住时机,把经济搞上去,就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新的时代特征,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广阔国际背景。

    第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邓小平理论捉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整整29年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特别是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正如邓小平1984年6月30日会见日本代表团时所说的那样,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视阶级斗争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这种状况一直到党的十一大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继承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如何从“左”的禁锢中走出来,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务。经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重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出许多新经验,涌现出许多新事物,整个社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新的伟大实践促进了共产党人和广大群众思想解放,党和人民对以往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有了新的认识,并逐渐突破了以往一些不切实际的社会主义观念,我们党逐渐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源泉。

第三,邓小平理论是在研究、吸取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在1917年使社会主义在俄国成为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同资本主义世界对立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各国经历了一个兴衰成败的曲折历程。这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教训以及深刻的历史启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但社会主义要发展,必须把经济搞上去,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的生活,不坚持社会主义,只有死路一条。正是在不断地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渐丰满起来。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贡献。党的十三大阐述了这一理论的十二个科学理论观点,指出这些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的轮廓。党的十四大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从十个方面列举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突出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观点,社会主义本质的观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的观点,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观点,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点,“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观点,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观点,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的观点,等等。这些新的思想、观点,是邓小平理论贡献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最可珍贵的财富。这些新的思想、观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的著作中,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得到深刻的阐述。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
邓小平理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灿烂光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在观察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上,在关于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上,在关于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实现使命的基本原则问题上,都是一致的。比如,它们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指明的奋斗方向和目标都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确定的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领导力量都是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等等。党的七大时,提出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决不是排斥和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今天我们党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也决不是排斥和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四、“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意味着在我们党的旗帜上,继写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又写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表明我们党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样,我们党便获得了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的新的强大理论武器。在当代中国,在新的世纪,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旗帜。

第一,“三个代表”揭示了我们的立党之本,对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革命和战争年代,我们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统治的战斗队伍。在取得政权以后,则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我们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年代,也曾经提出过所谓“五十字”建党方针,片面强调把党建设成为与阶级敌人战斗的先锋队组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党的建设目标拨乱反正,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十四届四中全会和十五大进一步规定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三个代表”,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指出:我们建设党,根本上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总结我们党80年的经验,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根本上就是要当好“三个代表”;
我们党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根本上也就在于“三个代表”;
党的一切活动、一切事业,甚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都在于这“三个代表”。党要固本强基,保持生命的活力,就要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什么时候坚持并做到了“三个代表”,党就兴旺发达;
什么时候偏离或没有完全做到“三个代表”,党就会遇到困难和曲折。只有按“三个代表”的目标和方向去建设党,我们才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二,“三个代表”揭示了我们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我们党如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的两大历史性课题。面向新的世纪,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任务更加艰巨,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多、更复杂。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只有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我们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从而巩固执政基础,胜利完成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使命。

“三个代表”是新形势下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根本保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赋予的、人民赋予的。我们党能够执政、并且能够执好政的基础,从根本上来说,就在于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执政的内容和任务,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社会发展;
就是要不断建设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四有”公民,弘扬民族精神;
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三个代表”从根本上说明了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执政的内容、执政的任务和执政的要求。在新世纪的征途中,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针对当前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当前特别要加强对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所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着力在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上下工夫,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在建设的实践中进行党性锻炼,加强思想政治修养,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真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各级党员干部不仅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而且还要认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增强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各级党员干部要注意及时掌握新科技革命以及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态势,不断扩大视野,努力成为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的内行。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三个代表”揭示了我们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始终是与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的。“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我们党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作了新的提炼和概括,进一步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进步本质的高度,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说明了只有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正确把握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真正保持先锋队的性质。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说就表现在这“三个代表”上,党是否切实保持了先进性,也要以这“三个代表”为标准来衡量。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最初的几十个党员,发展成为今天拥有6600多万党员的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曾经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辉煌的业绩,根本上都在于我们能够做到“三个代表”。这是我们全部力量的最终源泉。只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我们的力量就不会枯竭,我们党就能永葆生机和活力,领导人民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2020党的指导思想内容2022年工作指导思想

本文来源:

推荐访问:指导思想 合集 内容 党指导思想内容合集 2022年党指导思想内容5篇 2022党的指导思想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