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迹材料 >

2022退休干部贡献余热事迹材料三篇

时间:2022-08-08 11:09:53 浏览量:

  2022退休干部贡献余热事迹材料三篇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下面是明月秘书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退休干部贡献余热事迹材料三篇。

 

2022退休干部贡献余热事迹材料

  2022退休干部贡献余热事迹材料1

  朝阳区潘家园街道办事处离退休支部现有党员19人,全部是办事处机关退休的处级干部,其中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53岁,隶属于办事处机关党总支。

  多年来,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和区老干部局的精心指导下,支部一班人狠抓自身建设,结合党员特点,在保持本色和发挥正能量上下功夫,全体党员做到了围绕大局重学习,紧跟形势不掉队,力所能及献余热,不忘初心保本色。

  一、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活动,确保党员退休不褪色。

  退休党员的特点是家务事多(看孩子、照看父母等)、外出活动多(国内外旅游),加之有的年老多病,行动不便,能否保证党员常参加组织活动,成为首要问题,我们支部也是如此,为了解决党员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参加支部活动的问题,支部认真研究分析,将支部党员进行分类,采取建立支部微信群、打电话、发短信、走访等方法确保能够联系上党员。对常年因病不能参加活动的年老党员,我们采取定期看望,发放材料、电话沟通等方式与之联系,将党组织的要求及时告之;对于临时外出和长时间居住在外地的党员,通过微信、短信等渠道将支部活动内容及要求、学习资料等通知到他们,让之自行学习,并要求他们学习后在微信群里或短信中发表意见,参与活动,除上述情况之外的党员,则每月正常参加支部组织的集体学习,外出参观,主题党日、专题研讨等活动。确保支部党员不脱离党组织,保持思想不掉队。

  支部书记董跃美还时常将参加市、区报告会的内容记录下来发到信息群里,供大家学习。支部党员也将自己收集的十九大报告精彩分析,新党章新旧对比等相关内容发到支部群中,供大家学习。支委王玉田是一个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经常与老伴和骑友们长途骑车出游,他将自己的骑车计划、路线、沿途见闻和体会及时发到群中与党员们分享,支部微信群成为党员们交流学习、沟通的有效平台,将党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且满满正能量。为确保党员参加活动的出勤率,每次支部活动除了在群里发通知外,还给个人发微信,打电话,将时间、地点及主题提前告诉大家,确保党员无特殊情况都能来参加活动。党员张瑞祥住在顺义时,仍坚持按时参加活动,范淑英腿脚不好,但只要天气好时也一定按时参加组织活动。

  二是精心组织好每次支部活动,比如专题学习会,我们将学习内容提前告之大家进行自学,选定主要发言人精心准备作主题发言,使每次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产生最大效能,让党员每次来都能有所收获。

  在举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主题党日活动中,老党员们通过回顾自己入党经历和自己几十年工作经历,重温入党誓词,激励自己不忘初心保持党员本色,不失晚节,跟上党中央前进的步伐。每年的组织生活会或评议会要求参会党员都要发言,在自我批评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批评、语言中肯、实在,氛围严肃且温馨。党员每个人都表态发言,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力所能及发挥余热,微弱亮光传播正能量。

  支部党员组织关系均在机关,但党员们在居住的社区尽可能参与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如屈全寿已经80高龄,多年来一直坚持参加社区组织的“两会”巡逻“六四”维稳等义务活动。康锡林在发现报纸未送到后,及时查找原因,发现是由于换了新邮箱未及时验收,影响了居民接收报纸邮件。他积极多方协调,促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党员张瑞祥在秦皇岛市居住期间,还积极参加当地的志愿服务活动,体现老党员的红色本色。

  为了响应中央、市、区党组织关于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发挥正能量的有关精神要求,支部认真研究落实、提出发挥自身优势,以微型党课的方式,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身体验,所见、所闻、所感宣传党的宗旨,践行党员责任。20xx年支部党员傅雅民在松西社区党员大会上试讲自己一生如何学习的经验体会,收到较好反响。于是20xx年,在街道工委组织科的全力支持、协调、配合下,由离退休支部书记董跃美牵头,支部党员参加,各社区离退休党员加盟的“街道微光老党员宣讲队”正式成立,队员们通过情真意切、声情并茂的讲述自己身边老党员发挥余热、奉献自己的优秀事迹,讲述自己一生追寻梦想,不忘初心继续保持党员风采的经历,传播党的宗旨,党员的理想信念,党员的模范作用。

  两年来,微光老党员宣讲队已在潘家园街道十二个社区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主题完成第一轮巡回宣讲,受到了热烈欢迎,反响极好。每次宣讲结束后,我们都留下部分听众听取意见或自己的经历。听到宣讲的党员群众纷纷表示:你们的宣讲太好了,都是身边的人和事,很真实,接地气,很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也很能感染人,激励人,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值得我们学习。对照你们讲的,在看看自己还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要继续努力了,希望宣讲队能深入到各社区、各支部,让更多的党员群众听到。

  第一轮宣讲大获成功,也坚定了微光老党员宣讲队员们的信心,也实现了“用微弱之光发挥正能量”的初衷。目前,第二轮社区巡回宣讲正在筹备之中,内容将更丰富。我们坚信,有街道工委的支持和区老干部局的指导,有全体队员的努力,有广大听众的信赖,我们一定让微光更加闪亮。

  离退休党支部的建设按照十九大的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还有很多问题,也面临更多复杂情况,我们将继续摸索实践,找到更合适的途径,让离退休党员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坚定跟党走,永远充满正能量。

  2022退休干部贡献余热事迹材料2

  近年来,丰台区老年大学在规范教学管理的同时,重视党建工作外延的拓展,十分注重学员党员在校期间先进性的发挥。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效。党员的党性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老年大学的党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管理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社会影响得到了进一步扩展。

  一、把党组织建在班级上,“三步走”完善组织架构

  在“党建引领教学,教学促进党建”,突出服务老同志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丰台区老年大学积极探索更紧密有效地组织全校党员,为学校健康发展做出更好贡献的有效方式。经过深入调研,2014年底,学校提出“把党组织建在班级上”的大党建构想,并制定了“三步走”计划。一是试点先行。20xx年初,在摄影班建立了第一个临时党支部,正式开展在班级建立临时党支部试点工作。为抓好试点,提出了四个“一”目标,即:建好一个支部,推荐好一个书记,完善好一套制度,开展好一系列活动,努力使老年大学临时党支部相关活动与老党员原单位支部工作统一而不冲突,党员的教育活动得到加强而不削弱;二是稳步推进。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xx年初,相继在14个班级建立临时党支部,党组织覆盖率达到了50%;三是全面覆盖。20xx年秋季学期,在30个教学班全部建立临时党支部,实现了党组织的全覆盖。同时,明确了老年大学学员党员的党组织关系、党费收缴等工作仍由原单位负责,丰台区委老干部局党总支负责管理党员在校期间有关学习活动,使他们在接受原单位服务管理的基础上,过上了双重组织生活。

  二、党组织凝聚有力,党员先进性充分展现

  老年大学班级临时党支部的建立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大家感到,来老年大学学习,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切实做到“三展现”。一是充分展现党支部书记的表率引领作用。30个班级党支部书记有80%是班干部,他们充分发挥经验优势,以及自身在学员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以更大的热情、更高的要求投入到班级管理服务当中,忠实履行职责,处处担当表率,透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充分展现党组织的正能量凝聚。各班级以党支部为阵地,积极发挥优势作用,比如,摄影班临时党支部将42名党员凝聚起来,组建了丰台区首支老干部网络宣传员队伍,通过网络空间传播好声音;三是充分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学员党员以多种方式立足社区、服务群众。有的担任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员;有的发挥专长担当小教员,与社区党员分享学习资料和成果。广大老党员通过多途径积极发声出力,多方式展现昂扬风采,传播了正能量。

  实践证明,在老年大学各班级建立临时党支部,对于规范教学管理、建设和谐班级、推动成果转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党支部的组织凝聚下,老年学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得到增强,在班级中形成了“我学习、我快乐,我参与、我奉献”的浓厚氛围。

  三、突出政治建设,将“讲政治”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

  老年大学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融入到教学活动全过程,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为、学为结合。一是日常教学凸显政治意识。老年学员来校学习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学习技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丰台区老年大学始终坚持让政治建设引领日常教学,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很多课程在设置和教授过程中,都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努力使“讲政治”贯穿学校教学的全过程。如:将书画、摄影等课程的习作主题设为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声乐课程着重选取充满正能量的歌曲教学;国学、手工艺等课程把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结合起来,等等。二是多彩活动推动政治建设。学校要求每一个大型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党中央要求,有明确的主题,并能通过活动传递正能量。如:以“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喜迎十九大,浓浓爱党情”等为主题举办书画展、摄影展和征文活动,学员们通过书画、摄影、诗文等载体,不仅展现了晚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更表达了对党和祖国的赞美、歌颂之情。此外,学校还组织党员以“聚焦运河之美,畅谈发展变化”“不忘初心,枫叶正红”等为主题,开展课外教学实践暨临时党支部活动,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不仅激发了老年学员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专业技能和审美情趣,更使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充分展示了老同志们的阳光心态,让他们体验到了晚年的美好幸福生活。

  四、下基层、接地气,党建成果在校外延伸

  通过以党建引领教学,以教学促进党建,积极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和社会老年学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人才,许多学员已成为老年大学的中坚力量,更有一部分学员走出校园,利用所学知识在各个领域里发挥自身作用,积极服务社会,受到广泛赞誉。如:丰台区老年书画研究会主要骨干成员基本上全由学校教师和学员党员组成,每年春节前夕,这些平均年龄70多岁的老年学员都要深入街道乡镇开展为离退休干部、老党员、社区居民“写春联,送祝福”活动,他们用饱蘸激情的笔,抒发了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爱。社区居民们无不激动的说:“以前总觉得书画高雅,离我们有点远,现在也终于飞入咱老百姓家里啦”。此外,还广泛开展书画进军营、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和春联送老人、书画送农村的活动,均是近年来一直坚持书画为民服务的创新之举,教师和骨干学员们下基层接地气,走向社会、走到群众中间,将党建和教学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公益活动,赢得了老百姓的点赞和认可,并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党建+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让党建工作融入教学工作,推动教学工作,引领教学工作,已经在丰台区老年大学形成长效机制,成为规定动作。抓党建就是抓关键,通过抓关键实现抓全面,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丰台区老年大学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员人数不断增加,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已成为离退休干部和社会老年人公益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文化养老的坚强阵地。如今,在丰台区老年大学,党员先进性得到应有发挥,“讲政治”成为常态,正能量得到有效传递和充分释放。

  2022退休干部贡献余热事迹材料3

  大海阳社区有着20余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是社区服务居民的“半壁江山”。而这些服务队成员中,有几位老党员不仅在本职工作中尽职尽责、无私互助,更在退休后发挥余热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始终不忘入党宣言的誓词,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一位优秀党员应有的品质。

  对党忠诚就是传家宝

  今年73岁的于占芬是大海阳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在社区带领其他党员群众建立了“群众工作站”“红色先锋公益组织”等志愿服务组织。今年是她在社区志愿者的岗位上工作的6个年头了。谈起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经历,她感慨是原生家庭影响了自己的一生。“我的父亲在1944年参加革命,在我还小的时候,就要求我们姐弟四人将来必须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于占芬回忆,父亲因为亲身经历了从革命到新中国建立的艰难,在他的眼中,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更不会有他们一家人安稳幸福的生活。父亲不仅从思想上忠诚于党,在行动上也始终追随着党的脚步,曾参与入藏平叛,在西藏默默奉献了几十年,他把自己人生中最辉煌的年华留在了西藏的土地上。

  于占芬的父亲再次回到妻子儿女身边时,已经58岁了。由于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缺氧导致呼吸不畅,父亲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疾病。父亲70岁的那年,在早起买菜时心脏病发,倒在菜市场冰凉的地上,送进医院诊断为大面积心梗,抢救无效去世。在于占芬看来,父亲就是她心中最可爱的人。父亲的一生,工作兢兢业业,永远听党指挥,服从党的安排,用他的生命践行着一名党员的誓言。在父亲的影响下,于占芬在21岁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的姐姐、妹妹、弟弟们也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谈起入党动机,于占芬说:“我最近在看央视《传家宝》节目,看的时候就在想,我们家也许也有这么一份传家宝,那就是对党的忠诚。”

  于占芬的母亲也是一名党员,在她的记忆中,母亲对国家安排父亲进藏从未抱怨过半句。在母亲的眼中,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大于天的命令,在党和国家面前,没有个人的私利,只有国家民族大义。从父亲正值风华正茂被派西藏,到花甲之年带病而归,直到去世,母亲始终默默地等待、陪伴着他。几十年生离又一朝死别的痛苦,除了自己,想是谁也无法真正体会到。母亲常对儿女们说的一句话是:吃亏是福。于占芬也一直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上。

  后来,于占芬被分配芝罘公安分局南大街派出所。从警几十年,她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没有丝毫松懈,破奇案,立新功,受嘉奖,很快就被提升为指导员,勤勤恳恳的工作一直到光荣退休。

  成为义工默默奉献6年

  20xx年是于占芬退休后的第二个年头,大海阳社区居委会主任冷晓燕找到她,让她担任社区红色先锋公益组织联合书记。起初于占芬并没有同意,冷主任便让她经常来社区听党课,带领党员宣誓。在宣誓的那一刻,慷慨的誓言把于占芬的思绪拉回了1966年她入党的那一天,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们,想起从前父亲对他们的要求……那一刻她决定,她要加入义工团队,充分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余热。

  在于占芬的眼中,大海阳社区里群众的事情虽然琐碎,但却无比重要。她认为,作为一名志愿者能够做的都是小事,但如果能把每件小事做好,那么再细小的涓流也能汇聚成爱心的浩海。社区老党员李联起反映自己房门上“光荣人家”的贴纸褪了色,正值伏天,于占芬迎着热浪领来新的贴纸立马给老党员换上,一刻都不耽误。社区里的苦难党员李顺治常年被多种疾病折磨,对生活感到绝望,于占芬在走访时发现他生了带状疱疹,疼痛难耐,回想起自己也曾得过这种病,便立马把治好自己的老中医介绍给李顺治。她的关怀和帮助重新燃起了李顺治对人生的希望,比起从前像是换了个人。在大海阳社区里,于占芬帮助的党员还有很多很多。

  于占芬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地在社区志愿者的岗位上服务了6年。三年前,她把家搬到了莱山区,可是仍旧每天坐车回到熟悉的大海阳社区,为她熟悉的一张张面孔全心奉献着。这六年,一路走来,很多人不理解她的行为,问她为什么要无偿做这么多事情,她经常用一句话来回答:“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大海阳社区最近提出“我家厨房”项目,每天早晨让老人报中午食谱,志愿者做好后亲自上门给孤寡老人送去,顺便陪他们聊天排遣寂寞。这个方案刚提出的时候,有的领导认为实施起来太困难了而反对,于占芬却认为这个事情是老人们真正需求的,坚持要办。这个项目就这样在她和志愿者们的努力下渐渐成形。如今,我家厨房项目已经开展了半年多,社区的志愿者们依旧坚持着每天为老人送饭,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才让社区生活变得如此美好和谐。

  作为一名入党五十载的老党员,于占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正在念大学的孙女问她,自己是不是也该写入党申请的时候,于占芬的回答和她父亲当初一模一样:“没错,你必须加入中国共产党。”

  工作岗位谨记党员要求

  在大海阳社区,如同于占芬一般默默奉献的党员还有很多,党员张景弄就是其中一个。今年74岁的张景弄是大海阳社区的双管双责党员,大方热心,乐善好施,邻居们给张景弄起了个称号叫“老党员”。

  张景弄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很不好,但她肯吃苦、爱助人。“我那会在饭店工作,干一些洗食料、洗碗之类的杂活儿,冬天的自来水很冰,几乎整个冬季手上都生着冻疮。”张景弄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脸上还挂着幸福地笑容。那时,工作虽然很累,但她依然乐于助人,晚上同事们下班后,她会拿着抹布把忙碌了一天的厨房再擦一遍,有时她还默默地帮师傅们洗工作服,同事们都夸奖她勤劳又肯干。

  后来,张景弄因为工作出色被饭店调到餐厅担任服务员。在岗位上,她认真工作,热情服务,赢得了旅客的一致好评,当时饭店餐厅的一面墙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旅客写给张景弄的表扬信。在1963年的“学雷锋”活动中,张景弄被评为积极分子,并参加了烟台地区专暑表扬大会。因为心中一直对中国共产党怀抱着崇敬和向往,张景弄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未停止过学习,她积极参加各种学习班,多次被评为“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曾到各地进行演讲,传授经验和心得。1965年,张景弄终于通过党组织重重考察,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梦想。

  成为共产党员后,张景弄干起活儿来更卖力了。她说:“作为共产党员,自己必须比别人干得多,这样才能为群众信服。”饭店用板车运面,别人一次运两袋,她运四袋;别人运三袋,她就要运六袋,绝不肯偷省一份力。1971年,张景弄被提拔为饭店的党支部副书记。那时她发现,刮风下雨时客运站附近排队买票、乘车的旅客都被困在站内,无法按时吃饭,于是张景弄就发动员工,一到雨天就两个人冒雨抬着木箱,送到客运站内供旅客吃上热乎的饭菜。1980年,张景弄因其在工作岗位上出色的表现,被评为“烟台市优秀共产党员”,还曾当选代表出席了山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我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能走到现在这一步,是党和政府帮助了自己。”这是张景弄最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她无时无刻不感激着党和这个社会赋予的这份工作,尤其是入党后,党越是给她荣誉,她就越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应该用更多的付出以无愧共产党员的称号。从1958年到1999年,四十余年间,张景弄与员工们奋战在工作一线,一丝不苟地工作,始终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拥有一颗闲不下来的心

  退休后的张景弄,从常年无休的工作状态中突然放松下来,昏昏沉沉睡了二十多天,高强度的工作给张景弄留下了不少病痛,但是却依旧难以阻止她一颗闲不下来的心。谈起参加大海阳社区红色先锋社会组织,张景弄说:“是因为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在社会中树立一面旗帜,做一盏灯,即使年纪大了,也要发挥余热,走到哪里就照亮哪里。”

  作为红色先锋社会组织的一名志愿者,张景弄的日常多是探望并照顾社区中的老人们。她与社区独居老人结成帮扶对子,经常提着东西到老人家串门,帮老人买菜收拾家务,陪老人聊天。住在自己楼上的一位老人行走不方便,张景弄每次做了饭一定会给老人送去,顺便还会坐下跟老人拉拉家常,帮老人派排遣寂寞。

  在大海阳社区,居民都知道身边有这么一位老党员,自然有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请这名老党员帮忙。“楼上租房的年轻人,总将垃圾堆在一楼的拐角处,影响环境卫生不说,也影响了居民出行,我又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家住大海阳南街的居民于大姐找到张景弄,说起了自己的烦心事。张景弄查看后,考虑到年轻人可能不了解垃圾箱在哪,且多是上班族,白天不在家,便决定趁着早晨上班前的这段时间,挨家挨户敲门告知丢放垃圾的地点。在张景弄的劝导下,楼上的居民再也没有将垃圾丢到一楼,楼道的卫生环境得到提升。

  不仅是邻居,大海阳社区里只要有腿脚不便的老人有需要,厨艺精湛的张景弄有求必应,都会精心准备饭菜为老人送上门去。社区成立红色先锋公益组织时,张景弄积极参与,在群众工作站她是常驻成员,在“我家厨房”她是一名志愿厨师……“有一份热,发一份光。”这是张景弄在退休后的所坚持的,也是所做的。入党四十多年,在社区工作也有数载,张景弄始终忙碌着。她享受着这种忙碌,这种忙碌的生活带给了她无限的充实和快乐。肩负着社区居民的信任,只要有人来找她帮忙,张景弄一定会做到最好。久而久之,社区里就形成了“有困难?去找老党员!”的习惯。张景弄享受着这种被信任的感觉,始终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她说,她感恩社区,能够给自己当志愿者的机会,是“双管双责”从新为她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第二次“就业”。

 


推荐访问:退休干部 余热 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