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市委书记在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会议上的讲话发言

时间:2023-01-30 11:50:32 浏览量:

市委书记在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会议上的讲话发言

  谋事用权,当思职工期盼组织信任亲人叮咛;勤政廉洁,惟求群众福祉企业发展家庭美满。下面是明月秘书网小编为您推荐市委书记在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会议上的讲话发言。 

市委书记在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会议上的讲话发言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对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十四五”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出台了一揽子方案并协力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工作成效正在显现。刚才,**同志通报了情况、部署了工作;部分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有认识、有责任,也有思路、有举措,关键是要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识要再深化、责任要再压实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全面总结和科学概括国企国资改革工作经验,创造性地提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建设国有企业、建设什么样的国有企业、怎样建设国有企业等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全面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规律的认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重点工作推进会都对推进国企国资改革进行了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要认清意义。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国有企业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不可替代,对**尤其如此。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既是**的优势,也是国企的机遇,既是难解之题,也是必解之题。从政策要求看,党的十九大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本经营机制、国有经济布局、混合所有制经济等方面,对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作出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把国企国资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予以强力推进。我们要从上级部署要求中把握工作导向,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把国企国资改革推向深入。从企业发展看,近年来,我市一些国有企业面临总体竞争力不强、发展活力不够、创新能力较弱、历史包袱过重、资产负债率较高、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差距较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形成的体制机制已经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瓶颈。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从根子上祛除症结,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活力。从**发展看,**是新中国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数量多、国有经济盘子大。在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中,无论是坚持“四双联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还是实施“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国有企业都是直接参与者、有力推动者。要把国企国资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来提升**经济创新力竞争力,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要正视问题。总体上看,目前各方面都凝聚了“改革是国企发展唯一出路”的共识,但在“改什么、怎么推”上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路径,国企国资改革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思想认识上,有的部门站位不高,对国企国资改革的战略考量不够,片面认为改革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满足于开会了、发文了,跟踪推进不积极不主动。有的企业主体意识不强,存在“守摊”思想,要么自我感觉良好、不想改,要么畏难情绪大、不敢改。在整体推进上,有些实施方案大而化之,针对性、操作性不强,要么一“混”了之、以偏概全,要么简单重组、搞“大杂烩”“甩包袱”,要么“翻烧饼”、不解决实际问题,折射出在国企国资改革上还存在懒汉思维,对问题研究不深不透。县(市、区)没有专门国资管理部门,县属企业改革进展滞后于市属企业。在重点任务上,国资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国有企业权责界定不明晰;市属国企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较为滞后;“僵尸企业”虽已按省里要求进行处置,但职工安置还没有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受市场化运作不充分影响,“逆向选择”风险较大;产权制度改革还需深化,多元化的产权格局还未形成;一些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制度机制不完善、内部运行不规范;有的企业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依然存在,市场化程度较低,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等等。这些问题,都要认真解决。

  三要扛起责任。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关系地方和企业的发展,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必须充分发挥地方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共同扛起深化改革的历史责任。一方面,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国企国资改革的科学指导和服务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国资监管部门要按照既定部署要求,抓好督办协调,把握节奏,把关质量,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有关部门要服从服务于“党政机关一律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全力支持、主动配合企业改革。另一方面,企业作为深化改革的主体,要进一步增强改革的决心、信心和恒心,敢于担责、敢于担难、敢于担险,拿出科学管用的改革方案,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任务落实,尽快取得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二、任务要更明确、路径要更清晰

  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我市国企国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分类分层推进市属县属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支持驻*央企省企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市出资企业脱钩改制及重组整合、规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监督管理。前不久,市里又研究出台了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一揽子方案和2022年深化国企改革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重点任务、推进路径,关键是要抓好抓实。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

  (一)扎实推进市出资企业脱钩改制。除极少数特殊行业外,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一律不再直接管理企业,这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铁的纪律。目前,56家市出资企业已完成与主管部门的脱钩,但只有12家完成市场化改革,改革仍不深入、不彻底。今年年底前要按照“改彻底、改规范”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严格落实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坚持分类推进、一企一策,改制一批、注销一批、重组整合一批,真正把企业多推向市场,避免“翻烧饼”。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经营性企业,要依法依规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或产权转让;对经营范围、职能定位、发展前景相同或相近的企业,由相关企业实施内部专业化重组整合、清算注销,进行清算注销的要加快完成工商注销,重组整合的要加快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对暂不具备推向市场条件或不宜推向市场的,由相关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理顺产权关系,推动同类业务做优做强,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二)切实抓好市属县属国企改革。目前,我市有36家市属国企和164家县(市、区)属国企,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不能搞一刀切。要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不断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要规范企业内部运行。规范企业内部运行,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今年年底前,各市属县属企业要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体系并规范运作。要抓住法人治理结构这个核心,理顺做实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和企业党组织等治理主体职责,规范“三会一层”运作,精简企业管理层级,健全公司法人制度,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建立完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持续深化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积极探索企业领导人员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推动形成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要建立精干高效的管控模式,严格规范决策程序,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堵塞成本管理漏洞,提高风险防范水平。当前,要加大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力度,在市属企业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着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

  二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改革不涉及产权,就不是真改革。对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因企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战略重组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战略重组上,要着眼于业务关联、资源整合和效益最大化,不能搞“大杂烩”“甩包袱”,各级政府和国资监管部门要把好关口。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市里已经出台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市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规范了具体的操作程序。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既鼓励非国有资本入股市属县属国有企业,也鼓励市属县属国有企业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国企改革的全部,既不能将其与多个法人持股的股权多元化改革混为一谈,也不能以其代替市场化改革、简单地一“混”了之。推动具备条件的优势国有企业,利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优质资产上市。各县(市、区)要选取制度建设及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产权关系清晰、主营业务相对独立、市场化程度较高、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依法依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要优化国有资产配置。盘活国有资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企国资改革的重要目的。目前,我市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国有资产配置效率不高,市场盈利能力不足,2021年市国资委监管的10家市属企业资本利润率仅为1.93%。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国有资本重点向我市的主导产业优势企业、需要政府引导的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等领域集中,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科技进步领域集中,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要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支持企业聚焦主业和主攻方向,依法依规通过证券交易、产权交易等资本市场实现国有资本形态转换和结构调整,增加企业自主经营和市场化比重,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要改进国有资本运营方式,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并推进规范运作,探索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投融资事项报告制度,探索依法自主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运作的有效模式,发挥好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作用。

  四要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既是国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职工群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对市属国有企业来讲,目前主要任务是“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要坚持“先移交、后改造”,按照“维修为主、改造为辅、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达到城市基础设施平均水平”的标准,加大力度推进市属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确保实现“三供一业”市场化运营、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管理。对资金已经到位的,要严格节点、按图施工,加快改造、移交、配套工程建设进度;对资金尚未到位的,要加强协调对接,推进政府和企业合理分担成本。

  (三)支持服务驻*央企省企改革。76家驻*央企、20家驻*省企是**发展的重要支撑,支持好服务好驻*央企省企改革是全市上下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方面,要支持做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目前,驻*省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已经全面完成,驻*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正在按计划加紧推进。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专项小组要做好统筹指导,相关专题小组、市国资委要做好组织协调,市住建、规划、城管、房管、交管、人社等部门及有关县区要按照职责分工,在政策支持、措施配套、人员安置、土地供应、要素保障等方面优化服务、创造条件。驻*央企作为“三供一业”移交主体,要主动开展工作,按照协议和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实施,在资金保障、政策宣传等方面落实到位,确保今年年底前实现分离移交目标。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企业深化改革。市主管领导、分包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对接和企业高层的互访,反映**对深化国企改革的期盼,帮助企业呼吁改革、争取政策;市国资委等部门要主动与企业沟通,密切跟踪企业改革动向,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驻*央企省企要积极与集团总部汇报沟通,反映改革意愿,争取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战略重组、深化内部改革等方式,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

  (四)加强对国有资本的监督管理。加强监管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保障。要按照市里出台的有关政策,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流失为目标,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不断提高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政企脱钩后的企业、事转企形成的企业、新组建的国有企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要全部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推动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建立和完善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做到该管的科学管理、决不缺位,不该管的依法放权、决不越位。加强对企业关键业务、改革重点领域、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等重要环节的监管,强化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管,构建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的“安全网”。近期,中央出台了《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市财政局要根据政策精神抓紧制订相关制度,规范和加强对国有金融资本的管理,增强国有金融机构活力与控制力,促进国有金融资本保值增值。二要权责分明、协同联动。有效整合监管资源,增强监管工作合力,形成内外衔接、上下贯通的国有资产监管格局。完善企业内部监管,企业集团要建立涵盖审计、纪检监察、法律、财务等多部门的内部监管体系,强化对各业务板块的专业监管和子企业的纵向监管,确保监管工作全覆盖。加强企业外部监管,整合出资人监管和外部审计、纪检监察、巡察、司法等力量,探索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管协同联动机制,加强统筹,形成合力,提高效能。强化社会监管,依法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打造阳光国企。三要完善机制、严肃问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形成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责任追究工作机制。综合运用组织处理、经济处罚、禁入限制、党纪政纪处分和追究刑事责任等手段,依法依规查办违法违规经营导致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案件,严厉惩处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等行为。

  三、运作要有章法、推进要有力度

  国企国资改革既是系统工程,也是难啃的“硬骨头”,仅有信心决心是不够的,必须讲究方法、科学运作,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一要依法依规。国企国资改革政策性强,依法依规是前提。要吃透政策。对中央、省、市出台的政策,要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全面把握,把上级政策与**实际、企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不能让政策“睡大觉”,也不能一知半解、让政策“跑偏了”。要完善方案。坚持“一企一策”,在深入调研、摸清实情的基础上,遵照政策精神、尊重企业意愿,科学制定具体详细的改革方案,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举措,确保改革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要依法办事。严守法律法规,严格履行程序,严把清产核资、评估定价、转让交易、登记确权等关键环节和风险点,坚决防止遗漏步骤、颠倒程序、超越权限等不规范不严谨甚至隐瞒虚报、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要坚持由法律专业人员提前介入、全程参与改革项目特别是涉法重大敏感事项的决策处理,把法律风险消除在初始阶段。

  二要聚力加力。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必须凝神聚力抓落实。要凝聚改革合力。国企国资改革不单单是哪一家单位、哪一家企业的事,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要进一步完善高层互访会商、督查督办考核、项目管理、问题交办等工作推进机制,统筹发挥好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形成改革整体合力,避免上热下冷,避免政府在忙、企业在看,避免少数企业在试、多数企业在等。要加快改革进度。早改早主动,晚改则被动。对思路明确、形成方案的,要按照既定方案、既定节点,一刻不停地推进改革,及早取得突破,不能只盯着想改的来改、不想改或难度大的就留在纸面上;对思路不明确、条件不成熟的,要深入研究、主动作为,积极完善思路举措、争取政策支持,不能一拖再拖。对工作推进不力、拖全市后腿的,要严格追责问责。要确保改革质量。紧紧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善于破瓶颈、“透竹竿”,做到真改、实改、改出成效,确保改革让企业添活力、让社会能认可。

  三要搞好结合。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不能就改革说改革,必须统筹兼顾、搞好结合。要促进企业转型。通过改革创新机制、盘活资源、激发活力,推动国企从生产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从规模效益向结构效益转变、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着力实现产权多元、转型发展、提质增效。要促进产业升级。围绕构建“565”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催生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真正走出一条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路子。要促进产城融合。围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和实施“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和调整国企产业布局,适度转移疏解大中型企业一般生产环节,推动国有资本积极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让国有资本成为产城融合的重要支撑,助推新型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

  四要守住底线。国企国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坚守底线,不容有任何闪失。要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方面如果出了问题,不仅改革难以取得预期成效,而且会影响推进国企国资改革的共识。要强化监督,加大金融风险防控,严防低价贱卖、暗箱操作、利益输送、化公为私等不法行为,严禁以“混改”之名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要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运行,在积极稳妥深化改革的同时,加大对企业的协调服务力度,支持优势企业扩能增产,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千方百计稳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决不能因为改革而影响、放松、甚至忽视安全生产,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要确保人心稳定社会稳定。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先解决好职工群众的所急、所需、所困,引导职工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要积极稳妥做好改革中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加强风险防控,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严防群体性事件发生。

  同志们,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改革重任牢牢扛在肩上、落到实处,努力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国有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推荐访问:国资 改革 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