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校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中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及应用8篇

时间:2022-06-25 09:55:03 浏览量:

高校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中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及应用8篇

高校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中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及应用篇1

  选择一个目标并坚持下去,这一步路,就将改变一切。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二数学教案设计:《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掌握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基本步骤:

  (1)根据图象建立解析式;

  (2)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

  (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

  教学重难点

  .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函数模型.

  教学过程

  一、练习讲解:《习案》作业十三的第3、4题

  3、一根为Lcm的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组成一个单摆,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单位:cm)与时间t(单位:s)的函数关系是

  (1)求小球摆动的周期和频率;

  (2)已知g=24500px/s2,要使小球摆动的周期恰好是1秒,线的长度l应当是多少?

  (1) 选用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并给出整点时的水深的近似数值

  (精确到0.001).

  (2) 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米,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米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 ,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

  (3) 若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米,安全间隙为1.5米,该船在2: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

  米的速度减少,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

  本题的解答中,给出货船的进、出港时间,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周期性以及问题的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考虑实际意义。关于课本第64页的 “思考”问题,实际上,在货船的安全水深正好与港口水深相等时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不能保证船有足够的时间发动螺旋桨。

  练习:教材P65面3题

  三、小结:

  1、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基本步骤:

  (1)根据图象建立解析式;

  (2)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

  (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

  2、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函数模型.

  四、作业《习案》作业十四及十五。

 

 

高校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中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及应用篇2

  做人:正直、诚实;做事:认真、勤奋。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初一物理教案设计:《电磁铁的应用》。

  一、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电磁起重机:电磁铁在实际中的应用很多,最直接的应用就是电磁起重机。把电磁铁安装在吊车上,通电后吸起大量钢铁,移动到另一位置后切断电流,把钢铁放下。大型电磁起重机一次可以吊起几吨钢材。

  2.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使用电磁继电器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实现远距离操作。

  3.电铃:电路闭合,电磁铁吸引弹性片,使铁锤向铁铃方向运动,铁锤打击铁铃而发出声音,同时电路断开,电磁铁没有了磁性,铁锤又被弹回,电路闭合。如此不断重复,电铃发出了持续的铃声。

  4.电磁选矿机:电磁选矿机是根据磁体对铁矿石有吸引力的原理制成的。当电磁选矿机工作时,铁砂将落入B箱。矿石在下落过程中,经过电磁铁时,非铁矿石不能被电磁铁吸引,由于重力的作用直接落入A箱;而铁矿石能被电磁铁吸引,吸附在滚筒上并随滚筒一起转动,到B箱上方时电磁铁对矿石的吸引力已非常微小,所以矿石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落入B箱。

  5.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采用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的磁悬浮高速列车系统。它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以上,是当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有速度快、爬坡能力强、能耗低运行时噪音小、安全舒适、不燃油,污染少等优点。并且它采用高架方式,占用的耕地很少。磁悬浮列车意味着这些火车利用磁的基本原理悬浮在导轨上来代替旧的钢轮和轨道列车。磁悬浮技术利用电磁力将整个列车车厢托起,摆脱了讨厌的摩擦力和令人不快的锵锵声,实现与地面无接触、无燃料的快速“飞行”。

  6.扬声器: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当声音以音频电流的形式通过扬声器中的线圈时,扬声器上的磁铁产生的磁场对线圈将产生力的作用,线圈便会因电流强弱的变化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进而带动纸盆发出不同频率和强弱的声音。纸盆将振动通过空气传播出去,于是就产生了我们听到声音。

  家里的一些电器,如电冰箱、吸尘器上都有电磁铁。在电动机、发电机和电磁继电器里也用到电磁铁。全自动洗衣机的进水、排水阀门,卫生间里感应式冲水器阀门,也都是由电磁铁控制的。

  二、电磁铁在农业上的应用

  磁铁还有一种用途,说来更有趣味:它能在农业上帮助农民除掉作物种子里的杂草种子。杂草种子上有绒毛,能够粘在旁边走过的动物的毛上,因此它们就能散布到离母本植物很远的地方。杂草的这种在几百万年的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特点,却被农业技术利用了来除掉它的种子。农业技术家利用磁铁,把杂草的粗糙的种子从作物的种子里挑选出来。如果在混有杂草种子的作物种子里撒上一些铁屑,铁屑就会紧紧地粘在杂草种子上,而不会粘在光滑的作物种子上。然后拿一个力量足够强大的电磁铁去对它们作用,于是混合着的种子就会自动分开,分成作物种子和杂草种子两部分,电磁铁从混合物里把所有粘有铁屑的种子都捞了出来。

 

 

高校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中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及应用篇3

  第四章一次函数

  1、函数

  ①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②表示函数的方法一般有:列表法、关系式法和图象法

  ③对于自变量在可取值范围内的一个确定的值a,函数有确定的对应值,这个对应值称为当自变量等于a的函数值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特别的,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3、一次函数的图像

  ①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0,0)的直线。因此,画正比例函数图像是,只要再确定一点,过这个点与原点画直线就可以了。

  ②在正比例函数y=kx中,当k>0时,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y的值随着x的值增大而减小。

  ③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因此画一次函数图像时,只要确定两个点,再过这两点画直线就可以了。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也称为直线y=kx+b。

  ④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经过点(0,b)。当k>0时,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

  4、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般地,当一次函数y=kx+b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就是方程kx+b=0的解,从图像上看,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kx+b=0。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①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②共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③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①将其中一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代入另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②通过两式子加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高校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中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及应用篇4

  

  通过这几天对于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课程的学习以及对《评价量规设计对慕课同伴互评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的阅读,我认识了评价量规,也明白了评价量规对教学的重大意义。

  评价量规是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它是对学生的作品、成果、成长记录袋或者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是连接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

  一.评价量规可以促进教师有效教学教师如何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很多时候也是通过评价的手段实现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公开教学评价,以示对知识点的强调和对学生的公平重视。教师可以在评价活动中得到很多重要的反贵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学。我在教学中就借鉴了教材中对学生的评价量表制定了自己的教学评价量表,然后和课堂实践一-对照,查漏补缺,居然还发现了很多课堂上由于各种原因而忽略的知识点和技能及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二.评价量规可以促进学生有效互评利用评价量规,学生还可以进行自我评价或同伴评价,监控任务的进展情况,正确地判断自己与他人的作品的质量,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并解决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做出改进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预期的目标,提高学生任务完成的质量。同时,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还能增强学生对任务的责任感。

  总之,评价量规能够促进学生对任务目标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学生还可以进行自我评价或互相评价,学会分析问题,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老师能够准确及时地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更好地学习,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评价过程的客观性还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分析。

高校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中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及应用篇5

  当你足够优秀,你只需要高傲的抬头享受便好, 你若不够优秀,就必须勤奋努力变的足够优秀。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高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向量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向量作为工具在数学、物理以及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小节的重点是结合向量知识证明数学中直线的平行、垂直问题,以及不等式、三角公式的证明、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利用向量知识解决不等式、三角及物理问题,感悟向量作为一种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体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些数学问题,使一些数学知识有机联系,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2、了解构造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平面向量知识在各个领域中应用.

  难点:向量的构造.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与回顾

  1、提问:下列哪些量是向量?

  (1)力 (2)功 (3)位移 (4)力矩

  2、上述四个量中,(1)(3)(4)是向量,而(2)不是,那它是什么?

  [说明]复习数量积的有关知识.

  学习新课

  例1(书中例5)

  向量作为一种工具,不仅在物理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在数学学科中也有许多妙用!请看

  例2(书中例3)

  证法(一)原不等式等价于,由基本不等式知(1)式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证法(二)向量法

  [说明]本例关键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结构特点,构造向量,并发现(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例3(书中例4)

  [说明]本例的关键在于构造单位圆,利用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公式得到证明.

  巩固练习

  1、如图,某人在静水中游泳,速度为 km/h.

  (1)如果他径直游向河对岸,水的流速为4 km/h,他实际沿什么方向前进?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沿北偏东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是8 km/h.

  (2) 他必须朝哪个方向游才能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朝北偏西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为km/h.

  课堂小结

  1、向量在物理、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有机联系.

  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课本p73, 练习8.4 4

 

 

高校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中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及应用篇6

  改变观念改进作风树立形象,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设计:《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内容解析】

  函数模型本身就来源于现实,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本节内容是通过对展现的实例进行分析与探究使得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或建立数学模型,并能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同时本课题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刚上高中进行的一节探究式课堂教学。在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可以从理解知识升华到熟练应用知识,使他们能辩证地看待知识理解与知识应用间的关系,与所学的函数知识前后紧紧相扣,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函数模型本身就是与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的,空讲理论只能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函数模型的应用和在应用过程中函数模型的建立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从简单、典型、学生熟悉的函数模型中挖掘、提炼出来的思想和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应尽量让学生在简单的实例中学习并感受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建立。因为建立函数模型离不开函数的图象及数据表格,所以会有一定量的原始数据的处理,这可能会用到电脑和计算器以及图形工具,而我们的教学应更加关注的是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来选择适当的函数模型和函数模型的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着重体会的是模型的建立,同时体会模型建立的可操作性、有效性等特点,学习模型的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发展有条理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体现建立函数模型刻画现实问题的基本过程.

  (2)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3)通过学生进行操作和探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重点】了解并建立函数模型刻画现实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难点】建立函数模型刻画现实问题中数据的处理

  【教学目标解析】通过对全班学生中抽样得出的样本进行分析和处理,,使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函数建模刻画现实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引导突出重点的同时能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中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目标1,2,3)在如何用函数建模刻画现实问题的基本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函数应用的广泛性,同时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中的德育目标(目标4)

  【学生学习中预期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预设】

  ①描点的规范性;

  ②实际操作的速度;

  ③解析式的计算速度;

  ④计算结束后不进行检验;

  针对上述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在课前课上处理是,课前给学生准备一些坐标纸来提高描点的规范性,同时让学生使用计算器利用小组讨论来进行多人合作以期提高相应计算速度,在解析式得出后引导学生得出的标准应该是只有一个的较好的,不能有很多的标准,这样以期引导学生想到对结果进行筛选从而引出检验.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ppt、计算机)。

  【教学过程】

  教学前言:

  函数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数学模型之一,许多实际问题一旦认定是函数关系,就可以通过研究函数的性质把握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教学过程】

  教学前言:

  函数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数学模型之一,许多实际问题一旦认定是函数关系,就可以通过研究函数的性质把握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探 究 新 知引入:

  教师:大家觉得我胖吗?

  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在街上见到一个人总是会判断这个人的胖瘦,我们衡量一个人的胖瘦一般是以自己或是他人为标准的,那么我们还见过一些用来计算人胖瘦的式子,目前全世界都使用体重指数(BMI)来衡量一个人胖或不胖:

  体重/身高?(以米为单位) BMI在18.5-22.5时属正常范围,BMI大于22.5 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

  教师在黑板上计算一下自己的结果。那既然能用一个式子来计算,说明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要得到这个式子之类的标准,我们能用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来确定吗?

  学生回答

  教师:当然是找的人越多越好,那我们在课上先少找几个人来研究一下吧,每个小组选一个同学说一下你的身高和体重吧

  学生说,教师把相关数据填在用PPT展示的一张表格上

  教师:好,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来研究了,那接下来我们怎么来处理刚收集到的这些数据呢?

  学生回答(预期:画散点图——连线——找函数)

  教师:好,大家按小组先画图连线然后讨论一下你们小组认为哪个函数的图像符合

  学生活动并回答

  教师:好,那大家分一下工,你们几个小组来计算这个函数解析式,那几个小组来计算那个函数解析式……

  学生分小组活动……

  教师:(把学生算出的式子写在黑板上)大家计算出的解析式为什么会不完全相同呢?

  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计算的函数解析式是不是都可以用来刻画这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要怎么样来检验呢?

  学生回答(代入其它的点来验证)

  教师:那大家来检验一下哪个模型更符合数据情况

  学生分小组进行检验

  教师:好了,我们利用刚才收集的数据通过我们的努力得出了一个式子,它也就是符合大家的情况的一个胖瘦的标准,既是我们班的一个标准,能用来衡量其它班的同学吗?那我们来计算一下老师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教师:可见用世界肥胖标准对老师的体重进行的评价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由此可见,所建立的模型是大体符合实际情况,看来老师是真得要下定决心减肥了.

  教师由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引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借助小组利用数据表格来确定可行的函数模型,并展示自己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检验

  学生通过计算器与作图,利用小组合作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形成本节重点并突破难点

  通过日常生活的例子引出本节主要内容,来提高学生本节课学习的兴趣,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形成本节重点的框架:函数刻画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从而实现教学目标1,3,4

  课 堂 小 结

  教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集体回答)

  得出:函数建模刻画现实问题的基本过程:(教师用PPT展示)

  教师:

  ①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数据输入计算一下你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②大家在课下可以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时间,调查一下全年级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来研究一下,并进一步体会函数建模来刻画现实问题的基本过程

  教师用PPT展示函数建模刻画现实问题的基本过程

  教师留下一个扩展性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学生通过探究从而巩固教学目标1,2,3,4.并形成本节重点.

  把问题进行拓展,让学生去亲身体会函数建模刻画现实问题的基本过程,从而巩固了本节教学目标

 

 

高校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中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及应用篇7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初三数学教案设计:《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

  一、教学目的

  (一)、 教学目标

  1、 会运用因式分解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法。

  2、 会运用因式分解解简单的方程。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因式分解在多项式除法和解方程两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应用因式分解解方程涉及较多的推理过程。

  二、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 知识回顾

  (1) 因式分解的几种方法:

  ①提取公因式法: ma+mb=m(a+b)

  ②应用平方差公式: – = (a+b)(a-b)

  ③应用完全平方公式:a ±2ab+b =(a±b)

  (2) 课前热身:

  ①分解因式: (x +4) y - 16x y

  (二) 师生互动,

  讲授新课

  1、运用因式分解进行多项式除法

  例1 计算:

  (1) (2ab -8a b) ÷(4a-b)

  (2)(4x -9) ÷(3-2x)

  解:(1) (2ab -8a b)÷(4a-b) =-2ab(4a-b) ÷(4a-b) =-2ab (2) (4x -9) ÷(3-2x) =(2x+3)(2x-3) ÷[-(2x-3)] =-(2x+3) =-2x-3 一个小问题 : 这里的x能等于3/2吗 ?为什么? 想一想:那么(4x -9) ÷(3-2x) 呢?

  练习:课本P162——课内练习1

  2、 合作学习 想一想:如果已知 ( )×( )=0 ,那么这两个括号内应填入怎样的数或代数式子才能够满足条件呢? (让学生自己思考、相互之间讨论!)

  事实上,若A×B=0 ,则有下面的结论:

  (1)A和B同时都为零,即A=0,且B=0

  (2)A和B中有一个为零,即A=0,或B=0 试一试:你能运用上面的结论解方程(2x+1)(3x-2)=0 吗?

  3、 运用因式分解解简单的方程

  例2 解下列方程:

  (1) 2x +x=0 (2) (2x-1) =(x+2)

  解:x(x+1)=0 解:(2x-1) -(x+2) =0

  则x=0,或2x+1=0 (3x+1)(x-3)=0

  ∴原方程的根是x1=0,x2= 则3x+1=0,或x-3=0

  ∴原方程的根是x1= ,x2=3

  注: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根,当方程的根多于一个时,常用带足标的字母表示,比如:x1 ,x2 等

  练习:课本P162——课内练习2 做一做!对于方程:x+2=(x+2) ,你是如何解该方程的,方程左右两边能同时除以(x+2)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运用因式分解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1)如果方程的右边是零,那么把左边分解因式,转化为解若干个一元一次方程;

  (2)如果方程的两边都不是零,那么应该先移项,把方程的右边化为零以后再进行解方程;遇到方程两边有公因式,同样需要先进行移项使右边化为零,切忌两边同时除以公因式!

  4、知识延伸

  解方程:(x +4) -16x =0 解:将原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 (x +4) -(4x) =0 (x +4+4x)(x +4-4x)=0 (x +4x+4)(x -4x+4)=0 (x+2) (x-2) =0 接着继续解方程,

  5、 练一练

  ①已知 a、b、c为三角形的三边,试判断 a -2ab+b -c 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 解: a -2ab+b -c =(a-b) -c =(a-b+c)(a-b-c)

  ∵ a、b、c为三角形的三边 ∴ a+c ﹥b a﹤b+c

  ∴ a-b+c﹥0 a-b-c ﹤0 即:(a-b+c)(a-b-c) ﹤0 ,因此 a -2ab+b -c 小于零。

  6、 挑战极限

  ①已知:x=2004,求∣4x -4x+3 ∣ -4 ∣ x +2x+2 ∣ +13x+6的值。

  解: ∵4x - 4x+3= (4x -4x+1)+2 = (2x-1) +2 >0 x +2x+2 = (x +2x+1)+1 = (x+1) +1>0

  ∴ ∣4x -4x+3 ∣ -4 ∣ x +2x+2 ∣ +13x+6 = 4x - 4x+3 -4(x +2x+2 ) +13x+6 = 4x - 4x+3 -4x -8x -8+13x+6 = x+1

  即:原式= x+1=2004+1=2005

  (三)梳理知识,总结收获

 

 

高校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中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及应用篇8

  专注一些,全身心地投入到你喜欢的领域,不要害怕失败,也不要奢望成功。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教案设计:《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和概念的剖析,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通过介绍容量瓶的特点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原理,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2)通过分析实验误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对概念、实验误差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过程

  一、物质的量浓度的引入

  【新课导入】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是《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提到实验,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溶液,因为我们最习惯把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来进行化学实验。

  【温故】而我们知道,溶液是有浓、稀之分的,初三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一种定量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叫做什么?

  [回答]:溶质的质量分数

  大家回答得非常好,那我们是如何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呢?

  [回答]:溶质的质量分数=

  非常正确。由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溶质还是溶液,我们利用的都是质量的数据。我们由此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每次做实验前都要用托盘天平来称量所需的溶液,方便吗?

  如果用量筒,涉及到的是溶液的什么数据呢?

  【推新】好,为了实验的方便,我们今天来学习另一个跟溶液体积有关的定量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叫做——物质的量浓度。

  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剖析

  【展示图片】其实,物质的量浓度在我们的学习、生活、生产的很多场合中都会用到。比如,图中所示的化学实验室的试剂瓶标签和医院的血液化验单都提到了物质的量浓度。

  【引导】我们再来认真观察一下,图片中展示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什么?

  [回答]:mol/L、 mmol/L 和umol/L

  【引导】由单位我们可以知道物质的量浓度跟哪些物理量有关呢?

  [回答]:跟物质的量和体积有关

  【介绍】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其中,B表示各种溶质)

  2.表达式:c(B)=

  3.常用单位:mol/L(或mol·L-1)

  [理解、记录]

  【课堂练习】判断正误:

  1. 从100 mL 1 mol·L-1 NaOH溶液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 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

  2. 1 molNaCl固体溶于1L水中,所得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

  3. 0.5 mol·L-1NaCl溶液中,所含Na+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

  [思考、练习、归纳]

  三、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小结】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计算

  【例题】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解:n (NaCl) = c (NaCl) ×V[NaCl(aq)]

  = 1.00 mol/L×0.1L

  =0.1mol

  m(NaCl) =n (NaCl) ×M(NaCl)

  =0.1 mol×58.5 g/mol

  = 5.85g

  [思考、练习、归纳]

  四、容量瓶的结构特点

  【提问】如果现在就要求大家配制100ml1.00mol/L NaCl溶液,我们该选用什么仪器?如何操作?

  [回答]: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介绍】由以上例题我们已经知道配制100mL 1.00mol/L NaCl溶液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为5.85克,因为该实验要求的溶液浓度比较精确,所以需要使用容积精确的仪器,如:容量瓶。

  【提问】观察并总结容量瓶有什么结构特点?

  [观察、回答]:瓶身上有体积和温度,瓶颈上有一条刻度线

  【小结】

  1.特点:容量瓶是细颈、平底、瓶口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瓶身上有容积和温度,瓶颈上有刻度线而无刻度。

  2.规格:常用100ml、250ml、500ml和1000ml

  3.作用: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4.注意:

  (1)使用前要检漏;

  (2)使用时“五不”不溶解、不稀释、不加热、不反应和不存放;

  (3)选择原则是“大而近”

  [归纳、记录]

  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边讲边演示】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的步骤

  1.计算:m=n·M=(cV)M

  2.称量:注意托盘天平“用前调零”和“左物右码”

  3.溶解:将称取的5.9克NaCl固体用适量蒸馏水在小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

  4.转移:待溶液冷却至室温,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转移至100mL的容量瓶

  【提问并归纳】为什么要冷却?(溶液会热胀冷缩,如果溶液还未冷却就转移和定容,会造成溶液体积偏小)为什么要用玻璃棒引流?引流时玻璃棒下端为什么要靠在刻度线以下?(如果引流时玻璃棒下端靠在刻度线以上,残留在刻度线以上位置的溶液会造成最后溶液体积偏大)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至100mL的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提问】为什么要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为什么要把洗涤液也转移至容量瓶?

  6.定容:继续往100ml的容量瓶加入蒸馏水至溶液液面离刻度线1-50px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平视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提问并归纳】为什么要平视?(如果俯视,会造成溶液体积偏小,仰视则相反)如果发现溶液液面超过刻度线,该如何处理?(只能重新配制)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提问】若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需不需要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为什么?

  8.装瓶: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归纳】配制步骤可用“计、称、溶、转、洗、定、摇、装”八个字来概括

  六、学生分组实验——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

  七、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

  【介绍】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不规范操作,可能会造成一些实验误差。进行误差分析时一定要有依据,切忌凭空想象。我们的依据就是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c(B)=

  【课堂练习】一些常见情况的误差分析:

  1.称取NaCl固体时左码右物

  2.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烧杯

  3.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4.洗涤液未转移至容量瓶

  5.定容时俯视溶液液面

  6.未等溶液冷却至室温就定容

  7.定容后因液面超出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少量溶液至溶液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8.摇匀后因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入蒸馏水

  9.容量瓶瓶底使用前有少量水

  [回答并归纳整理]:

  1.∵nB偏小,∴cB偏低

  2.∵nB偏小,∴cB偏低

  3.∵nB偏小,∴cB偏低

  4.∵nB偏小,∴cB偏低

  5.∵V偏小,∴cB偏高

  6.∵V偏小,∴cB偏高

  7.∵nB偏小,∴cB偏低

  8.∵V偏大,∴cB偏低

  9.无影响

  八、溶液稀释原理及应用

  【思考与交流】在实验室中不仅会用到固体物质来配制溶液,还经常要将浓溶液稀释为不同浓度的稀溶液,稀释过程中进行计算的原理是什么?

  [阅读课本并回答]:溶液在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都是保持不变的

  例如:要配制500ml0.6mol/L 的NaOH溶液,需6 mol/L 的NaOH溶液多少毫升?

  【归纳】c浓V浓=c稀V稀

  课后小结

  课时小结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

  1.学会一个概念:物质的量浓度

  2.认识一种仪器:容量瓶

  3.掌握一种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课后习题

  【课堂练习】

  1.判断正误:

  (1)从100 ml 1 mol·L-1 NaOH溶液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 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

  (2)1 mol NaCl固体溶于1L水中,所得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

  (3)0.5 mol·L-1NaCl溶液中,所含Na+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

  2.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 六项中的(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⑤⑥ D. ①②③

  3.用已准确称量的1.06gNa2CO3固体配制0.100mol·L-1Na2CO3溶液100mL,需要哪些仪器?

  答案:1.(1)×(2)×(3)× 2.A

  3.量筒、烧杯、玻璃棒、100ml的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课后作业】

  1.关于1mol·L-1硫酸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L水中含有1molH2SO4 B.1L溶液中含有1molH+

  C. 1L溶液中含有2NA个SO42- D.1L溶液中含有98g H2SO4

  2.下列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1mol/L 的AlCl3 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 mL 3mol/L 的NaCl B. 50mL 1mol/L 的NH4Cl

  C. 60mL 1mol/L 的BaCl2 D. 80mL 2mol/L 的KCl

  3.实验室需要配制2 mol·L-1 NaOH溶液950ml,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OH固体的质量分别是( )

  A. 950 mL,76.0g B. 500mL,80.0g

  C.1000mL,80.0g D. 1000mL, 76.0g

  4. 用10g烧碱配制250mL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mol/L,若配制时若没有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所配溶液的浓度 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若实验时加蒸馏水不慎超过了刻度线,该如何处理?_____,从所配溶液中取出1mL,则取出的1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若将此1mL溶液稀释到100mL,新溶液的浓度为____mol/L。

  5. (2009·海南高考)在5mL 0.05mol/L的某金属氯化物溶液中,滴加0.1mol/L AgN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氯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答案:1. D 2. A 3. C 4. 1,偏低,重新配制,1,0.01

  5. 【解析】选C。

  设氯化物化学式为MClx,n(MClx)=0.05mol/L×5×10-3L=2.5×10-4mol,

  n(AgNO3)=0.1mol/L×7.5×10-3L=7.5×10-4mol,由关系式MClx~x AgNO3,

  所以有

  n(MClx)∶n(AgNO3)=1∶x=2.5×10-4mol∶7.5×10-4mol,解得:x=3。

 

 

推荐访问:绩效考核 财务人员 平衡 绩效考核方法中平衡计分卡的优缺点 用平衡计分卡对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绩效评价体系有什么优点? 在运用平衡计分卡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时 会计基础绩效考评的方法主要包括平衡计分卡 在运用平衡记分卡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时 第一步是 为什么要用平衡计分卡来考核公司的绩效? 简述绩效考核方法中平衡计分卡的优缺点 业绩评价的平衡计分卡方法包括 如何用平衡计分卡评价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