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十九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篇

时间:2022-06-16 20:10:03 浏览量:

十九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篇

十九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篇1

  会议指出: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永伟表示,当前,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增长力量减弱形成的经济减速带急需创新力量加速成长以弥补。

  中央在部署经济工作时,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创新与淘汰是并行的,没有淘汰,没有退出机制,创新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大量的落后产能背后是资产和债务的固化,这些都会严重侵害经济肌体。创新就是要用良币驱逐劣币,国家的责任则是要为劣币的退出建立通道和保障体系,让创新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虽挑战巨大,也有风险,但势在必行。

  对于政府来说,更要积极转变角色。创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需要市场主体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政府不要代替市场主体决策,不要冲在一线主导创新活动,而是要努力为各类创新主体构建一个甘愿创新、自担风险的外部环境。构建创新环境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提高行政效率、公平配置土地等生产资源、保持司法公正、保护知识产权等等。这些工作对吸引创新企业非常重要。政府还可以直接搭建或支持社会机构搭建诸如人才、技术、投资、教育等服务平台,为创新者服务。

  总之,必须破解限制创新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彻底激发创新活力。

十九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篇2

  全力解决突出问题,全面优化发展环境。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五篇。

十九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篇3

  回眸20xx,民生答卷暖人心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民生工作同老百姓生活也最为密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饭碗”更加稳固,“最大的民生”稳如磐石。一头牵着千万家庭,一头连着经济大势,就业直接关系百姓“饭碗”,关乎千家万户“获得感”。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中央全力做好稳就业各项工作。1月至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目标。亿万百姓的“饭碗”更加稳固,美好生活的基础更加扎实。

  “保障网”越织越牢,基本生活更有保障。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数据显示,前10月全国棚户区改造开工300万套。基本保障应保尽保,医保基本实现全覆盖,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等水平稳步提高……一张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的民生保障网正在织密织牢。

  “钱袋子”越来越鼓,民生改善成色更足。收入提高是亿万老百姓的期盼,也是人民群众最直接的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020元,增长8.6%。经济大盘平稳、结构优化,收入“蛋糕”越做越大,且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跑赢GDP,折射出民生改善的十足“成色”。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当前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等方面还有着不少操心事、烦心事,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也不平衡。比如脱贫攻坚,就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明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向着未来努力奔跑,美好生活也已可期可待。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努力奋斗出来的。年终回望,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稳如磐石,“保障网”越织越牢,“钱袋子”越来越鼓……一件件民生实事得到落实,勾画出追梦中国的温暖图景。“起跑决定后程”。在即将开始的2020年,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把民生工作抓好,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相信近14亿中华儿女必将收获更多温暖、绽放更多精彩。

十九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篇4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21年的经济工作,为推动“十四五”顺利开局提供了指导和遵循。

  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先有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后有帝国主义的“卡脖子”,加上世界经济下滑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三重压力”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打了一个漂亮的疫情阻击战、经济收官战。党中央及时召开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经济工作,既是客观总结上年工作,又是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举棋定向”。

  2021年将是一个更加特殊的年份,既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一百年”的收官之年,更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起步之年,做好2021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大目标,明年的开局起步十分重要,必须要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心态走好第一步。

  打好开局之战,要保持目标精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实现“十四五”顺利开局,打好开局之战,必须紧盯中央制定的发展目标,树立靶向意识,坚持精准对标,以万分之力拉满弓、使全力,确保“射出的箭”不脱靶、不偏移。

  打好开局之战,要保持蹄急步稳。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已严重衰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依然严竣,容不得半点闪失。必须要深刻认识、深入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国内外形势,分清利害关系,排除各类干扰,聚精会神办好自己的事。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不断固底板、补短板、通堵点,实现平稳发展。

  打好开局之战,要保持战略定力。《曹刿论战》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军事上如此,经济社会发展亦如此。要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及2035年远景目标,既需要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更需要广大党员鼓足勇气、铆足劲力,撸起袖子、甩开膀子,以“钉钉子”精神,始终保持决战决胜的状态。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目标已定,关键是迈出的第一步、打好的第一仗,首战胜利必将迎来全局胜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以首战告捷迎接建党100周年。

十九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篇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2021年经济工作作出重大部署,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由此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由此开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新开局、塑造新优势、实现新突破。

  把握规律,确保新开局。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艰巨繁重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会议鲜明提出了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大规律性认识,这是我们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理论坐标、行动依据和实践路径。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深刻把握这五点规律性认识,办好自己的事,坚定发展信心,确保新开局。

  着眼全局,塑造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新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事关发展全局。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并对2021年重点任务进行部署。会议着眼全局,对关键领域、重点工作、重要任务进行了周密部署,既体现了和“十四五”重点任务的衔接,又突出强调了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和国家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明年重点任务之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只要顺势而为、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条件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新竞争优势。

  抓住关键,实现新突破。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重点,成为这次会议的一大突出特征。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会议聚焦种子和耕地,提出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等着眼长远的战略举措。“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会议指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并强调“要依法规范发展”。会议瞄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问题,在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同时,重点部署了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提出“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等举措。会议抓住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举措,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将推动我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发展新突破、开创发展新局面。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明年经济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十九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篇6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总结了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2022年经济工作,释放出了鲜亮的进展信号。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经济会上,再提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更有深意。首先是受疫情影响,2021年我国经济虽然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唯一正增长者,但一路走来却很艰辛。再是,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财政资金必需花在刀刃上。

  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是使命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我党近100年来的奋斗历程证明,必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真心真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党政机关机的使命就是要落实党的初心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换句话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政机关及其党员干部就是为民服务的公仆,必需永葆勤俭节省的政治本色,纳税人的钱一分一厘也不能随便乱花。

  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是人民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事实上,党政机关只有过紧日子,老百姓也才有好日子。我们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方面是党政机关办公支出不断紧缩,另一方面是财政开支民生比例不断增大,从城镇到农村,社会公益事业蓬勃进展,养老、扶贫、助学、架桥修路,等等,国家在民生的方方面面都投入巨大,人民群众无不感慨,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制度好。正是因为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国家才有了更多的钱用于民生事业,让老百姓的日子更美好。

  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是创业底线。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如今,实现全面小康,全国贫困县虽已全部摘帽,但这仅仅是一个新的奋斗起点,对脱贫群众还需扶上马送一程。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2035远景目标,还有很长很艰苦的路程需要走。所以,党政机关任何时候都需要坚持过紧日子。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根本就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艰苦奋斗、厉行节俭,过去是这样,如今是这样,将来还需这样,这种本分必需始终坚守。

  总之,党政机关必需以坚持过紧日子为“本分〞,把过紧日子作为一种习惯和常态,带头厉行节省、反对浪费、执守简朴,控本钱、讲绩效、提效能,保障党政机关高效运转,才能带着广大人民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强大。

十九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篇7

  新发展阶段的新方位新挑战新机遇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辩证分析由此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对于科学规划“十四五”时期和新发展阶段的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新发展阶段的新方位

  历史方位,指的是客观事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前进方向和所处位置。科学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方位,有利于把握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理解和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方位。

  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2020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新中国成立后,以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进一步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极大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在提前实现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奋斗,我们即将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可以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是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新方位。

  我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xx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伴随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党自成立的那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是历史性的、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变化。我们必须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思考,充分认识这一表述不是一个短期概念,而是瞄着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时间节点、要管相当长历史时期的概念。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些年来,人民群众从求温饱到实现全面小康,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新发展阶段,我们不但要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问题,而且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

  新发展阶段的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这个大变局的变化。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同时,国内发展环境也在经历着深刻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阻力和变数,我们既不能遮掩回避、视而不见,也不能惊慌失措、乱了阵脚,而是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世界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核心技术竞争更加激烈,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经济领域的马太效应持续发酵,全球发展失衡,南北差距、贫富差距还在扩大,领土纠纷、移民困局等问题此起彼伏。而且,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全球权力和治理格局面临解构和重组。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

  国内发展环境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而是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从发展方式看,过去形成的依靠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环境承载压力仍然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从经济结构看,城乡区域的发展和收入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问题、供需结构失衡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从改革难度看,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阻力和难度明显加大。从开放发展看,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面临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等新任务。

  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论断对于我们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珍惜发展好局面,巩固发展好势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我国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当前面临的是发展中的问题,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

  我国经济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韧性。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拥有巨大的投资潜力、广阔的消费空间,支撑和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空间广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拥有充分保障。我国产业结构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服务业等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经济发展充满活力。随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素配置将更有效率,市场主体将更具活力,开放空间将更加宽广。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更大动能。

  我们拥有“育新机”“开新局”的信心和底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稳居全球第二的经济总量、系统完备的工业基础、蒸蒸日上的科技创新能力等形成的综合国力,为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道”者必然“多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有足够的信心、底气和智慧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我们拥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保持战略定力,对有关指标波动既不大惊小怪又不无动于衷,而是清醒执着地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我国经济就能行稳致远,赢得更好的未来。这种定力源于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党以坚定的决心和意志引领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这种定力还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劳动创造幸福是人民的共同信念,凝心聚力谋发展是人民的共同期盼。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一年接着一年干,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十九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篇8

  在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时候,我感觉“靠前”两个字是跳出来进入我的视野的。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此后,中央层面政策“靠前”的发声越来越密集,声调也越来越高。同时,“靠前安排”“加快节奏”“适时加力”等相关表述也频繁出现。“靠前”的鼓点在催促着靠前的脚步,经济工作中一种“靠前”的氛围已经形成,“靠前”的紧迫感也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为经济工作定调的会议。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或者总方针就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和“进”的目的能否达到,5.5%的增长目标能否实现,出台什么样的政策以及出台政策的时机很重要。面对经济形势可预期、难预期甚至超预期的大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超常规地一口气推出7大方面的政策,形成了一个超寻常的政策组合,这充分表明,我们的政策“工具箱”里装的工具是充分的、丰富的、管用的,现在的关键是要让政策尽快发挥应有的效力。如果说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那么,经济政策的基调就是“靠前”。政策真正靠前了,就有助于稳和进;政策停滞不前,或者磨磨唧唧,那肯定就会扯后腿。

  另外我觉得,重视“靠前”、理解“靠前”,更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的国内外形势极其特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丰富而深刻,“靠前”这个看似普通的词很有深意,也给我们提供了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的独特视角。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这七大政策虽然具体表述不同,但是全在靠前之列。其实从每一项政策的具体表述中,我们也似能够感受到“靠前”的迫切。比如,讲到宏观政策时,指出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等。

  靠前要靠到位。靠前不到位,等于没靠前。到位首先是认识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政治高度深刻理解党中央提出的政策靠前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中央要求的是政策靠前,但是制定和出台政策的各地区和各部门、各方面领导干部如果思想不往前靠,怎么能做得到呢?现在这样的紧迫形势,如果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靠前,就是没有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就是没有做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到位关键是政策到位。政策到位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已经出台的政策要落到实处。时间紧迫,不能耽搁,不能形成“中梗阻”,更不能卡在“最后一公里”。第二,已经明确要出台的政策要尽量提前出台。时机稍纵即逝,该出台时不扭捏,能早出就早出,能快出就快出,早出快出,既坚定市场信心,又引导市场预期,意义大得很。第三,要根据新的情况研究准备新的政策预案。立足“稳”和“进”,力避“险”与“危”,确保产业、供应不断“链”,联通研判预判决断一条线。

  靠前就要瞻前。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近期多发,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我们的经济工作从来没有面临过今天如此大的不确定性,这为我们领导经济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不提高本领是不行了,没点真本事是不行的。就像对弈,手里不仅要有棋子,还要会看步。过去是走一步看一步,最多看两步,现在要走一步看三步,甚至四步五步……瞻前才能不顾(虑)后,才能做到政策储备及时,关键时刻靠前到位。瞻前要准确把握市场预期,综合运用望闻问切方法,号准市场脉搏,无论是部门还是地方,也无论是哪一方面,都不能出台不利于市场预期的政策,都不准传达出弱化市场预期的任何信号。

  政策靠前发力要有力度,在发力的时候还要适时加力。发力之“发”,要有“暴发”之感,不能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往外挤。政策发力不仅要有武林大师的“点穴”之功,点得准,而且要有力度,该加力的时候不含糊,定要让市场直接感觉到,定要让市场主体感受深刻。当前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很多,压力很大,我们已经出台的一系列税费政策无疑是雪中送炭,要让他们感受到“炭”的温度和温暖,坚决不能出现“这边鼓点敲得山响、那边主角就是不出场”的情况。

  政策靠前发力,发的是组合之力,发的是拳头之力,而不是指头之力。七大政策是一个不得了的政策体系,一个个政策相继靠前,鱼贯而出,共同发力,政策的综合效应就会更强大、更有威力。这就要求部门与部门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出台的政策不仅是正向的,而且是同向的,绝不是拧巴的。

十九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篇9

  2021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 稳增长尤为重要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在这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节点,宏观政策的制定要“稳”,微观政策的执行要“活”,要坚持统筹协调,优化协同高效,“活”“稳”兼顾,共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经济发展更加稳健。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xx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明年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的新闻稿中,“稳”字被提及29次,可见“稳”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关键字。“六稳”中,稳增长最为重要,可以说是“六稳”之首。

  会议指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除了结构性和周期性的原因,今年还新增了体制性原因的表述。回顾今年的经济数据,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2%,虽然整体保持了稳中求进的态势,但不得不承认经济发展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行压力是在增大的,这就意味着作为“六稳”之首的稳增长尤为重要。

  再来看会议提到的“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三期”是指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这个表述出现在会议中,说明我国目前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增长而不是高速增长的道路上,面临着经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压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各方面结构性调整压力、前期经济刺激计划还未完全消化的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指出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这意味着我国目前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宏观杠杆率可以有小幅度上升,即通过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等结构性加杠杆措施来助力经济增长。未来经济发展既要防风险,也要稳增长。

  为此,今后的工作要紧紧围绕“稳”字,全方位多渠道促进经济增长,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结合多种货币工具,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重点是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货币政策更好更有效地传导至实体经济,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核心在于优化结构,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实施导向更为精准的财政政策,重点保障民生建设等重要领域,服务国家经济稳增长。

  二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目前我国金融系统总体健康,未来要在继续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稳有序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整顿金融秩序,应对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和补齐制度短板的工作基础上,合理适度调整宏观经济杠杆率的内部结构,既不能大力去杠杆,也不能大水漫灌加杠杆,要压实各方责任,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三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内深化改革,对外加大开放,一方面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系列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资的引入和保护,全面实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降低关税总水平,发挥好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作用。此外,改革开放还要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培养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稳增长。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在这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节点,宏观政策的制定要“稳”,微观政策的执行要“活”,要坚持统筹协调,优化协同高效,“活”“稳”兼顾,共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经济发展更加稳健。

十九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篇10

  12月24日上午,舟山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书记、新区党工委书记俞东来主持会议并讲话。何中伟作传达。

  会议指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和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共同构成了指引我们在新发展阶段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切实增强战略自信和政治意识、机遇意识、风险意识,深化对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做好经济工作的能力本领。

  会议强调,全市各地各部门要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舟山实际和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切实抓好明年经济工作。要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坚定必胜信心,全面查找经济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对风险挑战做好充分准备,拿出明年补短板、强弱项的具体工作意见和举措。要认真分析明年经济形势,紧紧围绕市委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总体目标和明年工作任务,狠抓“十二件大事”和“九方面工作”,落实各项重点任务,早准备、早部署、早见效,努力完成市委全会提出的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会议强调,要把明年作为大抓落实的一年。各地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迅速行动,对明年工作全面安排、全面部署、全面展开,在“十四五”开局之初就展现抓工作抓落实的良好态势。要认真研究争先创优的机制载体,制定抓落实的具体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推动各方面工作分解落实、提前展开、有力有效推进,全力夺取明年经济工作“开门红”。

十九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篇11

  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这是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正因为有党中央统筹实施的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才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下,通过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同时,也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辉煌的成绩已然属于过去,未来的辉煌仍需要保持定力,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中要保持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从历史来看,在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经济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宏观政策保持强大的稳定性,尤其是坚持改革开放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对世界及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坚持相对稳定的宏观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现实而言,宏观政策不急转弯不仅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更有助于产业规划、实体经济的中长期发展。

  2020年,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特别是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有关部门出台了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即对地方法人银行实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予以一定激励,并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提供优惠资金支持。政策实施取得显著效果,惠及小微企业310多万户,对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经济运行逐步恢复正常,但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特殊困难仍需加以帮扶。12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这对于仍处于恢复生产经营的小微企业而言,实现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起到了政策“扶上马、送一程”的效果。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相对于2020年而言,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内外部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尤其是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在这样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宏观政策必须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否则就会变成“行百里者半九十”。

推荐访问:历次 九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中央第十次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九届五中全会 中央第八次经济工作会议 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必须坚持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