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在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11篇

时间:2022-06-09 10:20:04 浏览量:

在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11篇

在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篇1

  部分单位对法治文化建设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还在订计划、拿方案,法治文化阵地尚未建立。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最新全市法治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一、*市法治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近几年,*市结合“法律进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等活动,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创新载体,大力开展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动“法治**”创建,全市紧紧围绕基层群众、青少年、国家干部三个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思路,逐步将普法工作重心由“普”向“治”转变,用“依法行政”带动全社会信仰法律、敬畏法律,促进了广大市民、城乡群众积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为建设团结和谐文明富裕的美丽*市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根据《*市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案》市级“五个一”,乡镇(街道)“四个一”,村(社区)“三个一”的建设要求,目前市级法治文化工程,环球中心-法治文化公园、温州路步行街-法治宣传一条街世纪广场-法治文化广场均于20**年完工。

  20**年“*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同期建成,全市共聘请86名法治副校长,实现全覆盖。全市乡(镇)、村(社区)已建成法治文化阵地117个、法治文化长廊、宣传栏392处,法治宣传电子屏280个,法治宣传户外广告牌162处。喀拉塔勒镇_村、依干其镇巴格其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依干其镇赛科帕其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依干其镇巴克其村成功创建第一批“自治区民主法治示范村”。

  二、当前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照新形势下国家对法治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全面剖析当前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薄弱环节:

  (一)法治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目前在法治文化建设中,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对法治文化建设在理解认识有偏差,将法治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或认为法治文化建设是司法行政部门的事,或因为没有专项工作经费无法开展工作,相关部门、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

  (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不平衡。

  通过对现有法治文化阵地统计调查发现:部分单位对法治文化建设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还在订计划、拿方案,法治文化阵地尚未建立。特别是乡(镇)、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的法治文化设施建设不到位,覆盖面不够广。有些部门只重视硬件设施建设,或者是为了应付各级检查匆匆应对,没有用心、认真组织居民参与,建设没规划可言,既使建成的设施也没有积极使用,有的甚至荒废。

  (三)法治文化元素、特色展现不够。

  已建设的法治文化阵地不平衡,有的法治文化广场、公园、长廊建设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有的用电子显示屏、法制宣传栏代替法治文化,有的宣传法规法条的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较少,不能充分体现法治文化的群众性、创新性、文化性。

  (四)法治文化传播效应不够。

  存在户外公益法治宣传开展较少,媒体公益普法责任不落实,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建筑工地围栏、居民小区楼宇电视、短信、微信、微博等载体普法及法治文化宣传少等问题。在创作表演法治文化作品上缺乏引导和激励政策,法治文艺创作力度不够、积极性不高,缺少精品力作。

  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机制,夯实法治文化建设基础。

  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具有公益性、综合性、长期性、群众性、社会化和经常化的特点,必须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以机制创新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进一步深化认识,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司法行政、文化旅游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文明、法治、平安建设的大局中,与其他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使法治文化成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品牌。形成条块结合、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为建设法治**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动力。

  二是多方式运作,切实加强经费保障。将法治文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在政府加大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探索尝试采用财政支持与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法治文化建设所需费用,弥补经费的不足,实现基层法治文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积极动员,加强资源整合。立足基层实际,充分发挥基层优势,通过借势、借力、借脑、借资,不断动员辖区内各部门积极参与和支持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构筑“积极参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序运行”的法治文化工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基层新闻工作者、法律服务人才及文艺骨干等人才资源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法治文化宣传,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二)拓展阵地,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一是开拓普法新阵地建设。结合新形势,充分考虑人们生活空间、生活方式、思想水平、价值观念更新变化的实际,创造性地将法治元素与文化元素结合,深入挖掘法治文化内涵,进一步开拓法治文化建设新阵地,营造浓厚的基层法治文化氛围。对乡镇、社区内的各类法制宣传栏、宣传展板等阵地进行提档升级,不断拓展新型普法宣传阵地、基地,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小区、法治主题公园等场地的规范化建设。拟筹备将锦绣公园打造为新的法治公园,初步计划利用公园现有的资源,在不破坏原风格的基础上,对部分景观进行改造,新增法制主题。

  二是密切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宣传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民法典、治安处罚法以及信访条例、妇女儿童保护、低保审批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关系的法律法规,让居民茶余饭后有法律知识可学,走路散步有法律规定可看,营造“出门有法、抬头见法、知法守法、办事循法”的法治氛围,让群众在休闲的环境中接受法治教育,在平凡的生活中建立法治理念。

  三是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建设各类法治教育基地,如市民法治学校、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企业员工学法园地、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服务中心等,注重依托“法律大讲坛”、“普法讲师团”等专业团队进行法治文化宣传,就百姓关注、影响力大、富有时代特征和基层特色的法治事件与人物,解读法治精神,发挥法治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让群众在欣赏法治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验法治文化,真正实现法治文化宣传由灌输式向渗透式、单一化向多样化、重过程向重实效的转变。

  (三)创新载体,丰富法治文化活动。

  一是将法治文化群众与群众生活相融合。要紧紧围绕改善民生、维护民权、争取民利,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回应民生,回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法治文化建设与法治实践相融合,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可以依托辖区内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通过开发制作台历、挂图、雨伞、折扇、扑克、书签、杯垫、环保袋等各类载体,运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戏曲、故事、春联、年画、短信、书画、动漫等各类艺术形式,将法治文化建设与群众生活相融合,提升法治文化的大众性、娱乐性和广泛性。

  二是将法治文化建设同机关文化建设相结合。在办公场所内可以尝试因地制宜地植入法治文化媒介设施和法治文化元素,构建“法治、廉政、阳光”的机关法治文化、让群众在办事中直观体验法治文化,提升法律素质。

  三是积极邀请广大群众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在社区、村组开展各种法治实践活动,邀请群众积极参加以案释法、法治讲堂等人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精神,让人们在活动中深刻理解法律,从而增强法治观念,培育法治信仰。积极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5”世界环境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点时机邀请群众共同开展法治活动。

在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篇2

  2022年是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体要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工作主线,着力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研究宣传,着力加强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富民进程的舆论宣传引导,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进文艺繁荣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着力讲好XX故事,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一、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

  突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政治任务,强化党组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支部学习”这个重要载体、“宣传队伍”这一重要阵地,用好“五种学习方式”,及时跟进学习最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切实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第一议题”学习打造为XX宣传思想战线学习的靓丽品牌。

  继续组织开展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阐释活动,继续组织实施“理论传基层,认知零距离”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传播行动。组织理论名家、智库专家和中青年理论骨干撰写重头文章,推出一批深度报道、理论述评,推出一批适应新媒体传播的言论评论。成立一支理论水平高、热爱理论宣讲又较为固定的市委讲师团队伍,聘请兼职讲师,建立多类别、多层次、多领域的宣讲师资库;积极发挥“江海大讲坛”功能,继续开展好主题宣讲;加快打造一支覆盖全市城乡的村居理论宣讲员队伍,不断推进基层理论宣讲创新。推进道德讲堂、理论讲堂、社科讲堂“三堂融合”工作,建好道德、理论、社科宣讲新载体。突出抓好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宣讲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全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XX的行动计划,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结合推进跨江融合、接轨XX,努力建设XX“北大门”这一发展目标,围绕“三大转型”、“四大战略定位”等重点举措,深入研究事关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突出性问题,提出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对策措施。

  二、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引导和管理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组织对各级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推进在巡视中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落实情况通报制度。加强对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引导,探索建立理论阅评制度,开展理论动态研判与交流,旗帜鲜明批驳错误思潮和观点。及时有效处理意识形态领域问题,通报典型案例。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监管。将明责、督责、问责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跟踪问效,加强检查考核,健全问责机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把这项工作抓在实处。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建设,组织意识形态工作专项课题研究,开展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题培训,推动领导干部上意识形态工作党课,推动各级各有关方面深化认识。

  三、营造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良好舆论氛围

  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宣传XX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跨江融合、接轨XX取得的进展成效。持续加强对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宣传,围绕项目建设、组织建设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及时报道我市接轨XX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围绕三大转型、三城同创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新闻宣传。围绕“万人助万企”、推进“三个一批”、“科技创新”等三个主题,采取“行进式采访+蹲点式调研采访”的方式,把宣传报道做精做细、做新做活。继续推行报刊审读和新闻每周阅评等制度,进一步强化新闻报道的审核把关。

  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遵循,宣传加强党内监督的基本要求,做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宣传报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好DS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宣传,加强学习党章和DS、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宣传。

  深入贯彻落实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深化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坚持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探索实现“两个所有”的有效办法。XX报业传媒集团以XX发布为龙头,着力构建全媒体、立体化、交互式的现代传播体系;XX广电传媒集团重点围绕“融媒体新闻传播技术平台”项目,加快内容汇聚平台系统的调试完善,尽快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新媒体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江海明珠网”、CUTVXX台、掌上XXAPP及微博、微信等平台的作用,真正形成全媒体报道格局,提升融合报道能力和水平。开展进一步净化舆论环境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坚决查堵和打击政治性有害出版活动,加大对政治谣言和有害信息、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整治力度。

  推进新闻发布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加强对各地各部门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督查考核,组织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活动,定期召开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发布会。强化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新闻发言人”职责,注重重大政策解读、重大主题发布、重大突发事件和舆情引导、媒体融合发布。加强党委政府新闻发布能力建设,举办党委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做好中央、省级媒体和XX、广东等媒体通联工作,注重加强驻通媒体和行业媒体的沟通联系。加大对外新闻宣传力度,积极推介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新亮点。做好重大突发舆情和重点舆情处置,提高引导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围绕对接服务XX等重大主题,精心策划制作外宣品,开展相关外宣活动;服务发展主题,推介XX各业精品,策划开展“XX新商标”全媒体外宣活动,编辑出版《XX新商标》(中英文)外宣书籍;更加主动地对接好“同乐江苏”、“感知江苏”、“符号江苏”等活动平台,让XX故事、XX声音传播得更好、更远;推进XX外宣英文网建设,努力打造成富有特色、生动鲜活的外宣平台和服务精准招商引资的特色英文网站。

  四、加强互联网宣传和管理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网信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贯彻《网络安全法》,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切实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研究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召开网信领导小组会议,推进网信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互联网管理联席会议、网络安全联席会议制度。

  强化网络宣传工作,发挥各类新媒体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中的作用,提升网上传播力和覆盖面,切实用主流正面声音占领网络舆论阵地。以“媒体融合”为契机,推动XX报业集团、XX广电集团大力发展自身新媒体平台,推进各级政务微平台建设。加强优秀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继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继续推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有效落实,大力推动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及时主动回应网民关切;组织开展好网络评论,激励引导网络评论队伍积极正面发声。

  强化市内各级网信部门对属地网站内容的监督管理,督促属地网络媒体建立完善并落实审核把关机制等制度规范,强化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注重发挥好技术平台效用,切实提升网上舆情的监测、研判和处置能力;加大依法管网力度,着力加强市内重要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网络群组等新兴网络平台的管理。

  五、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深入学习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和第十次全国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市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召开全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进会暨全市文艺届代表座谈会。加强文艺创作规划引导,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规划创作一批现实题材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文艺作品创作和展演展映展播活动。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机制,“五个一工程”扶持项目资助重点向文学、影视等原创性、基础性环节倾斜。重点创排话剧《张謇》、舞剧《天香》,拍摄纪录片《张謇》,加大力度推进电视剧《张謇》筹拍工作,进一步打磨提升越剧《仁医寸心》、大型多媒体秀《梦·江海》,精心打造《江河时代》等江海文化特色歌曲,着力推出电影《新少爷的磨难》等影视作品。继续深化“中国美术XX现象”课题研究,出版XX美术系列丛书,举办“江海艺境”2022XX籍名家邀请展、“江海艺境”书画系列巡回展。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建设,挖掘整理历史经典产业,形成特色民间艺术品牌。实施“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文艺志愿者服务队”、“文艺进基层、辅导面对面”、“公众文化系列讲座”等各类文化进万家、下基层活动。持续放大“濠滨夏夜”、文化江海行、公共文化服务展示月、五月风文艺展示月、文艺志愿者江海大地行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效应。推动高雅艺术常态演出,举办江海雅韵——XX市高雅音乐系列演出活动。围绕“艺术介入生活”主题举办2022艺术XX博览会,弘扬江海艺术,打造交流平台,推动艺术产业发展。实施文艺人才引培工程,建立文艺人才奖励表彰制度,完善文艺人才职称职务评聘办法。

  六、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事业产业发展

  制定实施《XX市2022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要点》,重点组织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深化改革、推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中介服务机构健全完善等重大改革举措。认真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调研,加强外地先进经验学习和借鉴;定期召开文化体制改革责任单位联络员会议,及时督查改革任务进展情况,推动改革工作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园区的奖励力度,鼓励文化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发挥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推进40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启动XX大剧院、美术馆、中影(XX)影视基地等新增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发挥文化产业重点园区聚合、示范、引领效应,巩固提升1895文创园、XX淘宝文化艺术品城、大生众创街区等一批重点园区,努力打造国际性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展“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型企业调查,建立市级重点文化科技企业名录库,支持文化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建设。组织实施XX历史经典产业振兴工程,开展全市历史经典产业调研摸底工作,收集、整理、编制我市历史经典文化产业振兴名录库,评选表彰市级历史文化经典产业示范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策划在香港举办2022“匠心XX香江行”系列招商活动,组织参加深圳文博会、厦门海峡两岸文博会、敦煌文博会等著名会展活动。办好XX市第二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举办获奖作品展,推动文创作品产业转化。继续实行每季度一次的常态化统计监测和分析发布,及时发布考核数据。

  七、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持续深入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公益广告创作刊播和通报机制。继续开展“我学习,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讲述好故事,践行价值观”演讲比赛活动。传承弘扬优良家风家训、校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推进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农村“新乡贤群体”培育。

  组织开展“四大文明行动”——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服务,培养市民文明行为习惯。深化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继续强化“日常巡查、月度考核、季度点评、年度奖惩”的考核机制以及考核通报、媒体曝光、领导约谈的推进机制,协同市有关部门全面推进城市“牛皮癣”、居民小区、“僵尸车”、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河道等治理工作;推进文明城市群建设,力争2022年市区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各县市继续保持江苏省文明城市“满堂红”,争取部分县(市)进入县级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深化文明村镇和美丽乡村美丽农家创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确保2022年全市县(市)区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40%。

  常态化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办好中国好人榜4月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江苏XX)现场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精神文明“XX现象”影响力。以第六届全国、江苏省道德模范推荐和第三届“文明百佳”评比为重点,继续挖掘和培育更多精神文明典型。深化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力争入围全国、全省好人人数全省领先。深入开展诚信创建活动,启动以诚信示范街区创建为龙头的商务诚信“五创一建”活动。

  深化拓展“八礼四仪”养成教育,推动“八礼四仪”养成教育进社区、进家庭、进乡村学校少年宫、进社会实践基地、进文博场馆。开展2022年度优秀童谣、童诗、童歌的征集评选活动。组织开展“童真里的色彩”儿童画创作大赛,做好“童心里的诗篇”征集评选工作。探索“我们的节日”品牌化工作,使之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文化追求与传统回归。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做好第四届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十大美德少年标兵”的推选和学习宣传工作。建好用好心理健康智能云平台,配套开发“心理云”手机APP,并投入使用。

  深化“风尚XX志愿江海”志愿服务行动,持续开展“文明交通周周行”、“今天我是志愿者”、网络文明传播、“乡风文明志愿岗”等活动。组织“XX志愿服务20年”课题研究,总结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性特征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经验,进一步丰富江海志愿者品牌内涵。积极抓好江海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的建设,打造XX志愿文化展示和传播的新阵地、新品牌。探索建立志愿服务培训工作机制,完善志愿者礼遇、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和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激励措施、规章制度,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八、加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切实抓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抓好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执行,抓好党性原则、品行修养的锤炼。主动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坚定不移地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及时与中央最新精神对表,及时用中央最新精神统一思想行动。

  做好市直宣传文化系统重要岗位和重要宣传舆论阵地领导干部选拔配备和管理工作。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组织系统内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全市宣传委员培训班。组织市媒体中层以下新闻从业人员培训,加强新闻舆论工作者专业知识培训。实施“十四五”文化人才发展规划,加强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在新闻传播领域重点打造“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名评论员、名栏目”,在文化领域重点打造“文化名人、文化名家、文化名作”。积极培养、选拔、推荐省“五个一批”、“333”和市“226”人才,推动更多优秀文化人才纳入省市培养计划。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攻坚”活动,召开基层工作推进会、交流会,总结推广基层的新创造、新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志愿者队伍,组织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组织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评选,积极参加全省、全市改革创新奖评审工作,广泛征集推广基层工作创新案例。

在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篇3

  新闻舆论工作,是争取人心、引领社会风气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握时度效要求,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壮大主流声音,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是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全省、X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部署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有着新的更高要求。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按照中央和省委、X市委部署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务实重行、狠抓落实,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和良好的精神文化支撑。等会,X同志将就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调六点意见。

  第一,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打牢思想根基

  近年来,我们采取系列措施加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宣讲,取得了一些成效。下一步,要在持续、深化上下功夫,扎实抓好学习宣传研究。

  1.在宣传普及上下功夫。要把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中心组学习、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班、周四学习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等的规定内容,通过学习讨论、专家讲座、心得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效果。要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宣传宣讲活动,推动政策理论学习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不断扩大学习宣传的覆盖面。

  2.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引向深入。党员干部要在学习上先一着、理解上深一步、认识上高一层,通过学习,不断强化“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素养,增强政治自信,履行政治责任。

  3.在研究阐释学用结合上下功夫。组织党员干部围绕系列讲话,开展研究研讨,深刻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市“四大家”领导要带头开展理论调研,形成一批理论研讨成果。全市党员干部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为指针,扎实推进本职工作开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4.扎实推进第六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根据X市委安排,今年继续开展第六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扎实推进活动开展。要突出主题主线,切实达到思想更解放、精神更振奋、作风更扎实、业绩更突出的目的。要精心组织安排,继续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纳入重要议程日程,按照全社会全方位全媒体要求,创造性开展自选动作,虚实并举,确保达到预期效果。要加强督查,定期对各地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及时掌握工作进展,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确保活动实效。

  第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巩固发展主流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责任感,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做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

  1.“一把手”要坚持四个带头。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阅看本地区本部门主要媒体内容,带头把住本地区本部门媒体的导向,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

  2.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台、办刊、办新闻网站,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真正做到阵地不失守、导向不含糊、发声有分量。

  3.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综合分析研判。进一步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用好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准确掌握、及时报告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动向,增强意识形态领域重大议题设置能力,对错误思潮、错误认识,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开展斗争。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处置,既要敢担当,又要讲策略——对错误思想观点,要坚持原则、敢于亮剑,要当战士、不做绅士;同时要讲究艺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特别是对突发情况要迅速分析研判,第一时间妥善处置,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事件。

  4.加强各类学习平台和载体管理。加强理论武装、对上级精神的宣传宣讲,都离不开好的平台和载体。在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各类平台和载体的管理,确保理论学习正确的政治方向。特别要落实《X市思想文化类论坛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通知》要求,切实统筹管理好各级中心组、周四学习日、党校(行政学校),以及各类思想文化类讲座、论坛、研讨会、报告会、展览会、节庆活动,分层分类建立报批、审查和追责制度,决不给任何错误思想发声传播的空间,确保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第三,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的主流舆论强势,凝聚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新闻舆论工作,是争取人心、引领社会风气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握时度效要求,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壮大主流声音,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1.形成正面舆论强势。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凝聚全市上下思想共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大力宣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生动实践,宣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成效,宣传民生改善、文化惠民举措,宣传依法治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宣传巩固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定态度和积极成效,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和谐。要把正确舆论导向覆盖所有媒体和所有报道,让主旋律和正能量主导广播电台、电视荧屏,主导网络空间、移动平台等传播载体。

  2.营造团结奋进强大气场。坚持传播X好声音,讲好X故事,叫响“X味”,增强全市人民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市级新闻媒体要注重选题策划,善于讲好一线故事,多推出现场新闻、深度新闻,多打造有思想、接地气的好作品。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面对媒体,通过媒体推动工作。要把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统一起来,既弘扬真善美,也鞭挞假恶丑,在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中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不断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发展进步。要提高网络信息管理水平,做强网上主流舆论,扩大网评员队伍,壮大网上正面声音,最大限度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

  3.做好媒体深度融合文章。当今时代,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方式已从传统媒体更多转向了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主的网络新媒体,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要深入研究把握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扎实推进媒体融合,全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要深入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一手抓内容创新这个根本,一手抓传播手段创新,让新闻舆论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第四,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向上向善向好的精神力量

  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大力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发展。

  1.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开展“家风”建设,不断探索加强家庭文明建设的路径,夯实基础抓长常,多措并举重实践,积极开展“最美家庭”评选、家风家训征集等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的良好氛围。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课堂和学校的日常管理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切实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3.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大张旗鼓地树立一批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先进典型,特别是来自基层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激励人、教育人、启迪人。高扬道德模范旗帜,培育文明社会风尚,推出更多的X“道德之星”。讲好百姓故事,发出X“好声音”,增强典型宣传的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既做到内容正确,又保证效果良好。

  第五,统筹抓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健康向上的乡土文化,积极提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推进文化小康建设。

  1.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更多投入向基层倾斜,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发挥各类文化“场馆”,乡镇(街道)文化中心、文化站、文化广场,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机构设施作用,探索开展基层文化服务有效模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社会资助、群众自发组织等多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要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经常化,使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打造一批文艺精品。文艺精品生产是文化强市、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的文艺作品、文化实力与X文化资源的丰富底蕴相比,还不相称。要充分依托和发挥我市膏盐文化、历史名人文化、民间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强化创意策划工作,加强资源整合,着力推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艺精品,打造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彰显文化魅力、社会影响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的精神文化产品。

  3.深化文化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要靠企业,文化发展也要以企业为依托,要加大文化招商力度,建立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库,引进一批重点文化企业。要扶持X膏雕工艺品厂等本土有竞争力的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要实施项目带动工程,做大做强市场主体,积极拓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经营领域的渠道,力争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骨干企业。要突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立足于我市各类文化资源,高起点规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高质量建设一批特色景区,打造推出一批经典文化旅游线路。

  4.彰显X地域文化特色。着力打造X文化品牌。大力开展“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建设。围绕X红色文化资源、膏盐文化资源,举办具有X特色、辐射面广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支持本土文学期刊《X花》提档升级,扶持膏雕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建设X国家矿山公园、文峰公园等标志性文化工程项目。

  第六,加强党的领导,压紧压实责任,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切实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1.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系全局,全市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真正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工作一同研究部署、一同考核落实。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亲自过问,亲自抓,及时了解社会思想动态,经常分析意识形态方面的形势,认真研究和解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真正做到在方向上牢牢把握,在工作上及时指导,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投入上坚决保障。

  2.切实加强宣传队伍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挖掘文化人才优势,建立健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有活力、素质强、作风正的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成为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基层基础,解决基层宣传文化单位人员配备、基本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强化纪律约束,深化“走、转、改”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X市委75条规定,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宣传文化工作队伍。

  3.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宣传思想工作体制,整合社会宣传文化资源,调动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大宣传的工作格局。市委宣传部作为主管意识形态的综合职能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整个宣传思想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强对宣传文化事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市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做好本职工作。全市各行各业各部门要强化“一盘棋”思想,结合行业和部门特点,发挥各自优势,促成工作合力,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大宣传格局。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政治立场,更加强烈的政治责任,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推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为X打造“四区五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在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篇4

  切实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这次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是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全省、X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部署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有着新的更高要求。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按照中央和省委、X市委部署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务实重行、狠抓落实,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和良好的精神文化支撑。等会,X同志将就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调六点意见。

  第一,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打牢思想根基

  近年来,我们采取系列措施加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宣讲,取得了一些成效。下一步,要在持续、深化上下功夫,扎实抓好学习宣传研究。

  1.在宣传普及上下功夫。要把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中心组学习、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班、周四学习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等的规定内容,通过学习讨论、专家讲座、心得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效果。要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宣传宣讲活动,推动政策理论学习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不断扩大学习宣传的覆盖面。

  2.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引向深入。党员干部要在学习上先一着、理解上深一步、认识上高一层,通过学习,不断强化“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素养,增强政治自信,履行政治责任。

  3.在研究阐释学用结合上下功夫。组织党员干部围绕系列讲话,开展研究研讨,深刻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市“四大家”领导要带头开展理论调研,形成一批理论研讨成果。全市党员干部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为指针,扎实推进本职工作开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4.扎实推进第六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根据X市委安排,今年继续开展第六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扎实推进活动开展。要突出主题主线,切实达到思想更解放、精神更振奋、作风更扎实、业绩更突出的目的。要精心组织安排,继续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纳入重要议程日程,按照全社会全方位全媒体要求,创造性开展自选动作,虚实并举,确保达到预期效果。要加强督查,定期对各地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及时掌握工作进展,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确保活动实效。

  第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巩固发展主流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责任感,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做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

  1.“一把手”要坚持四个带头。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阅看本地区本部门主要媒体内容,带头把住本地区本部门媒体的导向,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

  2.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台、办刊、办新闻网站,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真正做到阵地不失守、导向不含糊、发声有分量。

  3.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综合分析研判。进一步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用好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准确掌握、及时报告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动向,增强意识形态领域重大议题设置能力,对错误思潮、错误认识,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开展斗争。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处置,既要敢担当,又要讲策略——对错误思想观点,要坚持原则、敢于亮剑,要当战士、不做绅士;同时要讲究艺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特别是对突发情况要迅速分析研判,第一时间妥善处置,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事件。

  4.加强各类学习平台和载体管理。加强理论武装、对上级精神的宣传宣讲,都离不开好的平台和载体。在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各类平台和载体的管理,确保理论学习正确的政治方向。特别要落实《X市思想文化类论坛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通知》要求,切实统筹管理好各级中心组、周四学习日、党校(行政学校),以及各类思想文化类讲座、论坛、研讨会、报告会、展览会、节庆活动,分层分类建立报批、审查和追责制度,决不给任何错误思想发声传播的空间,确保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第三,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的主流舆论强势,凝聚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新闻舆论工作,是争取人心、引领社会风气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握时度效要求,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壮大主流声音,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1.形成正面舆论强势。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凝聚全市上下思想共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大力宣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生动实践,宣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成效,宣传民生改善、文化惠民举措,宣传依法治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宣传巩固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定态度和积极成效,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和谐。要把正确舆论导向覆盖所有媒体和所有报道,让主旋律和正能量主导广播电台、电视荧屏,主导网络空间、移动平台等传播载体。

  2.营造团结奋进强大气场。坚持传播X好声音,讲好X故事,叫响“X味”,增强全市人民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市级新闻媒体要注重选题策划,善于讲好一线故事,多推出现场新闻、深度新闻,多打造有思想、接地气的好作品。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面对媒体,通过媒体推动工作。要把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统一起来,既弘扬真善美,也鞭挞假恶丑,在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中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不断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发展进步。要提高网络信息管理水平,做强网上主流舆论,扩大网评员队伍,壮大网上正面声音,最大限度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

  3.做好媒体深度融合文章。当今时代,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方式已从传统媒体更多转向了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主的网络新媒体,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要深入研究把握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扎实推进媒体融合,全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要深入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一手抓内容创新这个根本,一手抓传播手段创新,让新闻舆论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第四,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向上向善向好的精神力量

  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大力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发展。

  1.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开展“家风”建设,不断探索加强家庭文明建设的路径,夯实基础抓长常,多措并举重实践,积极开展“最美家庭”评选、家风家训征集等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的良好氛围。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课堂和学校的日常管理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切实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3.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大张旗鼓地树立一批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先进典型,特别是来自基层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激励人、教育人、启迪人。高扬道德模范旗帜,培育文明社会风尚,推出更多的X“道德之星”。讲好百姓故事,发出X“好声音”,增强典型宣传的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既做到内容正确,又保证效果良好。

  第五,统筹抓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健康向上的乡土文化,积极提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推进文化小康建设。

  1.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更多投入向基层倾斜,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发挥各类文化“场馆”,乡镇(街道)文化中心、文化站、文化广场,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机构设施作用,探索开展基层文化服务有效模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社会资助、群众自发组织等多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要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经常化,使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打造一批文艺精品。文艺精品生产是文化强市、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的文艺作品、文化实力与X文化资源的丰富底蕴相比,还不相称。要充分依托和发挥我市膏盐文化、历史名人文化、民间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强化创意策划工作,加强资源整合,着力推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艺精品,打造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彰显文化魅力、社会影响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的精神文化产品。

  3.深化文化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要靠企业,文化发展也要以企业为依托,要加大文化招商力度,建立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库,引进一批重点文化企业。要扶持X膏雕工艺品厂等本土有竞争力的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要实施项目带动工程,做大做强市场主体,积极拓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经营领域的渠道,力争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骨干企业。要突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立足于我市各类文化资源,高起点规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高质量建设一批特色景区,打造推出一批经典文化旅游线路。

  4.彰显X地域文化特色。着力打造X文化品牌。大力开展“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建设。围绕X红色文化资源、膏盐文化资源,举办具有X特色、辐射面广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支持本土文学期刊《X花》提档升级,扶持膏雕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建设X国家矿山公园、文峰公园等标志性文化工程项目。

  第六,加强党的领导,压紧压实责任,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切实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1.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系全局,全市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真正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工作一同研究部署、一同考核落实。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亲自过问,亲自抓,及时了解社会思想动态,经常分析意识形态方面的形势,认真研究和解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真正做到在方向上牢牢把握,在工作上及时指导,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投入上坚决保障。

  2.切实加强宣传队伍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挖掘文化人才优势,建立健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有活力、素质强、作风正的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成为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基层基础,解决基层宣传文化单位人员配备、基本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强化纪律约束,深化“走、转、改”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X市委75条规定,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宣传文化工作队伍。

  3.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宣传思想工作体制,整合社会宣传文化资源,调动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大宣传的工作格局。市委宣传部作为主管意识形态的综合职能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整个宣传思想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强对宣传文化事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市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做好本职工作。全市各行各业各部门要强化“一盘棋”思想,结合行业和部门特点,发挥各自优势,促成工作合力,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大宣传格局。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政治立场,更加强烈的政治责任,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推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为X打造“四区五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在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篇5

  围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用良善法治立规明矩。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全市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计划范例,希望大家喜欢。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提振群众精气神、培育农村好风尚、凝聚社会正能量,现就2022年全市乡村文化振兴提出如下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按照“巩固强项、提升弱项、补齐缺项、提质增效”的原则,立足农村实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实施“铸魂、守根、塑形”行动,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内生动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增强群众精神力量,提升群众精神风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二、重点任务

  (一)深入实施“铸魂”行动

  1.强化政策理论宣传普及。采取编印农民实用口袋书、编写地方小曲、微信微博抖音推送、领导干部讲党课以及云课堂、大喇叭、小板凳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进农村活动。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建巾帼、青年、百姓以及先进模范宣讲团常态化开展“炕头院落宣讲”“田间地头宣讲”“文艺宣讲”等理论宣传宣讲活动。在村镇楼栋廊道、院场等适宜位置打造“学习走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随处可见、盈耳入脑。持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金句热词主题宣传街(墙)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筑牢理想信念,坚定信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2.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围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用良善法治立规明矩。依托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场所,推广普及红白理事服务礼堂,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组织村民集中举办婚丧宴席,倡导简办文明新风。充分发挥“两约四会”和“孝善基金”“道德信贷”“道德银行”等乡村德治平台作用,破除铺张浪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组织开展邻里互帮互助道德评议、民事直说、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各类活动,引导群众明辨是非、规范行为,远离封建迷信、算命赌博等恶习,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推动科普街、科普宣传栏建设,广泛宣传普及反对邪教迷信、健康生活、安全常识、应急避险、种植养殖技术等知识。

  3.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以文明村镇创建评比活动促进乡村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基层治理不断提升。以“德润、德治”为目标,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美丽庭院”“五星级文明户”“向上向善好青年”“青年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评选表彰,打造“德者传理”“德者聚力”“德者诚信”“德者荣耀”“德者有得”“德者积分”等“×德者”特色文明活动品牌链,叫响荣誉、弘扬正气,让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杆。持续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推动“分餐夹走进千万餐桌”向农村延伸,培育良好就餐新风尚。扎实推进中国公民文明旅游素质提升行动,结合疫情防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类,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深化拓展文明实践。以传说、故事、歌谣、说唱、小戏、谚语、俗语等文艺方式生动活泼宣传阐释主流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为群众的精神追求。发挥好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的主体作用和枢纽功能,组建成立组织灵活、便捷高效、精准精致、常态可持续的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关爱老人儿童、文明交通劝导、村庄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延伸至每一个角落,辐射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实施“巾帼助力乡风文明”行动,推进“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建设,带动妇女参与农村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家风、民风、社风全面提升。组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面向农村组织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推动提升农民科学素养。

  (二)深入实施“守根”行动

  1.加强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积极争取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风貌提升、文物本体修缮、展示展览、研学体验等项目,以项目带动文保单位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村一级差异化建设乡村记忆馆,开展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藏工作。做好传统村落摸底排查,将符合条件的村落申报为省级传统村落,纳入国家保护名录。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动态监测管理机制,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农房修缮加固、村容村貌整治等乡村建设行动相结合,改变农村破旧面貌。加强对历史建筑的普查摸底,持续公布符合条件的历史建筑,做好挂牌、测绘、建档、修缮等相关工作。

  2.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深入开展非遗资源调查,公布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落实非遗传承人补助政策,支持非遗传承人、非遗爱好者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支持各村建设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非遗工坊等场所,着力提升展陈水平,培育非遗旅游线路。促进手工地毯、手工制醋等传统工艺项目提高传承技艺,实现生产性转化,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端午节、中秋、“四月八”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永昌曲子、金川小戏等曲艺类项目传习展示活动和民俗文化展演体验活动。

  3.大力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普及融合。推进“互联网+传统文化”“互联网+文物”“互联网+非遗”等工作,创作、征集一批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微视频、H5、动画等融媒体产品,发挥属地网络传播矩阵联动作用,在新闻网站、客户端、政务微博、抖音平台开设特色品牌专题专栏、话题,集纳推送权威新闻稿件和网络文化精品。积极与新华网交流联系,遴选高质量的作品,通过新华网客户端推广宣传。常态化开展非遗进乡村进校园活动,组织举办“金博快车”等特色展示进农村活动,打造“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品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深入实施“塑形”行动

  1.织密乡村文化服务网络。谋划实施舞台修缮、活动室改造提升等项目,巩固提升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坚持为农村配备乐器、服装、音响等设施设备,增加“农家书屋”儿童课外读物,补齐农村服务设备短板。培育发展乡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传统项目学校、业余体校训练点、乡村健身站点、农村晨晚练点,全面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能力。推广“文化×”“百草园”APP使用,让乡村群众能够便捷获取数字文化资源。加强直播卫星村村通、户户通工程服务能力,提高乡村广播电视节目收视质量。

  2.丰富乡村文化服务产品。组建“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农村开展送文艺、戏曲、电影、春联、书画以及绘制新农村文化墙等文化惠民、文艺润心活动。支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乡村“村晚”“我们的节日”“农民丰收节”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开展“体育特色村”创建,推动体育协会向乡村延伸,开展体育服务“下基层·送健康”活动,促进体育“进乡镇、进村落、进庭院”。全面推进“书香×”建设,持续推动“最美乡音传书香”诵读推广活动,组建公共图书馆阅读持续推动“最美乡音传书香”诵读推广活动,组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人队伍,深入农村开展阅读辅导。广泛开展“城乡手拉手”活动,组织青年、妇女、学生、文化体育人才等,深入农村开展心理关爱、辅导培训、体育健身等各类活动,全面提升农村整体素养。

  3.加强乡村题材文艺精品创作。实施“乡村振兴记录”行动,组织文艺工作者和媒体,深入农村用笔触和镜头讲好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故事。围绕乡村振兴、移风易俗、扶贫扶志、家教家风、长城长征等主要主题,评审扶持一批宣传文化精品创作项目,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将“梨花诗会”“芍药散文节”办到田间地头,多形式、全方位展示近年来现实题材文艺创作突出成果,带动吸引农村文艺爱好者开展文艺创作。在“金星奖”评奖中,侧重扶持县级及以下艺术团体创作演出本地农民喜爱的文艺作品。

  4.壮大乡村特色旅游经济。巩固提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成果,积极创建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带动示范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宿、采摘、农耕体验等新兴业态。加快推进以南坝“花果山”乡村特色旅游示范基地、×镇×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提质增效为代表的重点乡村旅游项目,以红西路军战斗遗址和骊靬古城、御山峡圣容寺、云庄寺、车辘沟石林、×花田小镇、文昌园、大漠营盘等景区景点为依托,开发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产品,以火星1号基地为依托,打造×镇×野狐湾乡村旅游服务基地。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策划推出历史文化、生态观光、户外徒步、康养休闲、采摘体验、冰雪运动、科普研学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坚持举办ד四月八”民俗文化节、“火星生活周”、ד吃头节”等品牌节事活动,通过活动引爆人次,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打卡地,拉动市场消费,壮大乡村特色文化旅游经济。

  三、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乡村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细化责任分工,精心组织实施。要坚持项目化运作、工程化实施,明确推进各项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制和奖惩措施。采取“双月调度、月报进度”办法,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二)完善保障机制。各级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继续通过现有资金渠道,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切实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健全乡村文化场馆、设施的管理、更新及维修等工作机制,确保场馆设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细化具体的扶持和奖补政策,对工作推进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单位和形成的品牌活动,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资金扶持。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总结推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各级新闻媒体要积极搭建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大力宣传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新创造、新实践、新成效,营造乡村振兴的良好舆论氛围。

在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篇6

  企业文化作为软实力,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核心力量,是引领企业不断创新创业的精神旗帜。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市委书记在2022年全市企业文化论坛上的演讲稿,希望大家喜欢。

  同志们:

  今天,市总工会、市社科联、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在这里共同举办企业文化论坛,在此,我代表市委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多年来,市总工会、社科联、企业文化研究会一直致力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不断总结交流经验,探讨思路对策,对推进我市企业文化建设,服务“壮腰工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省总工会对本次论坛十分重视,省总党组成员、副主席*同志亲临指导,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省总对我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副主席的到来。

  本次论坛以“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契合*跨越发展的大势。大家汇聚一堂,交流企业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研讨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势和任务,对于推动企业文化创新,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借此机会,我结合我市企业实际,就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繁荣,促进企业发展,谈三点看法。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内在要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重要的文化阵地,既要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又要做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一流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流的文化做支撑。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我们自觉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之中,贯穿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早日建成文化强国增加动力、增添活力。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实施壮腰工程、加快*振兴的现实需要。壮腰工程的核心和关键是壮工业。实施壮腰工程,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把握*基本市情和发展阶段,工业短板是突出问题,工业兴市是当务之急,迫切需要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打一场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的攻坚战。当前,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我市企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影响了企业文化的发展,而企业文化发展不充分,又影响了企业的长足进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要推动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我市工业经济,为壮腰工程保驾护航,就必须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入手,走文化强企之路,全方位提升文化凝聚力。只有大力建设先进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才能更好地用实施壮腰工程、加快*振兴的宏伟目标凝聚广泛共识,为打造*经济增长“第四极”而共同奋斗。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打造企业软实力,提升企业硬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作为软实力,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核心力量,是引领企业不断创新创业的精神旗帜。“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这句话生动说明,企业发展要抓生产,要抓市场,更要抓企业文化建设,以及通过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当今时代,企业管理已经由经验管理、制度管理过渡到文化管理阶段,现代企业竞争已经转变为最高层次的文化竞争。一家企业要保持长期繁荣发展,就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以先进企业文化作为动力和支撑,在提升企业硬发展和核心竞争力上获得成功。实践证明,凡是能够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企业,无不是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无不是企业文化建设成绩突出的企业。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软实力、提升硬发展。

  二、真抓实干,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必须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总要求开展工作,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构筑精神高地,指引企业文化建设前进方向。“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用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巩固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无论何种企业,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人为本,提炼出符合职工切身利益和合理诉求、符合人情人性人心、有社会现实基础的文化价值观,建设先进企业文化才不会成为纸上谈兵。为此,我们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在企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的理想信念。要始终把增强企业凝聚力和职工归属感作为永恒主题,始终把建设企业与职工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作为最终目标,始终把调动企业和职工“两个积极性”作为内在动力,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以企业为根,企业与职工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和谐共赢的基本理念,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二)完善制度体系,确保企业文化建设规范有序。“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将文化理念寓于制度之中,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化、人性化、柔性化,是推动企业文化规范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要着眼于促进职工和企业和谐发展,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有机结合,着力健全完善企业价值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标识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有效构建具有和谐特色的企业管理体系。要将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以制度约束促进以文化人,着力建设全体职工能够认同和遵守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等方面的体制规范,使企业文化深深植根于广大职工心中,内化为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着力健全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指导、载体支持和考核评价等长效机制,使企业文化融入企业运行的全过程,贯穿管理、生产、营销等各环节;着力完善企业文化带动服务文化、安全文化、学习文化等专业文化建设的良性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互相支持、交相辉映的发展态势,让文化之花结出文明之果。

  (三)实施品牌战略,激活企业文化建设倍增效应。“要成为一流的企业,关键是要培育一流的自主品牌”。品牌是企业形象,是企业实力的象征。品牌以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道德底蕴,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主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因而也是企业文化外在的最集中体现。当前,企业竞争早已从最初的产品竞争进入到品牌竞争时代,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赢得未来的竞争,必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同时将文化元素注入品牌建设之中,以文化闯市场,努力打造一批自主知名品牌。要善于挖掘品牌资源,努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产品生产服务、文化创作传播的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甚至在企业名称本身上,积极探索、深入挖掘、全方位建设品牌。要加强企业品牌信誉管理,坚持诚信经营的企业道德,树立、维护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创建知名品牌打好基础。同时,要有效利用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采取专利、商标等多种形式,扩大对企业无形资产的保护,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市场价值。

  三、加强领导,努力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大局出发,从实际出发,健全领导体制,完善活动方式,提高工作实效。

  (一)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组织领导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党委、政府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局工作的一部分,与各项工作统一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指导推动和政策支持。各有关部门、群团组织要着力在统筹规划、加强引导、组织协调上下功夫,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新闻单位、主流媒体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广泛凝聚社会共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文化研究组织要经常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指导服务、联合攻关,推动企业文化基础理论研究,推动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企业党组织要认真履行文化建设的职责,科学设置文化机构,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注意调动企业党团组织和群众社团的积极性,形成一支素养好、能力强、结构合理的企业文化工作者队伍。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党委、政府要将文化建设纳入企业领导干部培训内容,按照“政府组织指导、企业需求主导、社会舆论倡导、典型示范引导”的原则,科学制定各类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各级培训资源,拓宽内外培训渠道,创新有效培训手段,全面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文化自觉力。企业要注重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开展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技术素质和水平;要强化心理健康辅导,塑造职工健全人格。

  (三)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文化阵地是企业文化的宣传平台和传播渠道。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创新形式、多措并举,努力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文化载体,完善传播渠道,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局面,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要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创建活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要充分整合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载体,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发挥各种业余文化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业余文体活动,提高职工文化素养。利用报纸、杂志、文化墙、文化手册、手机报等阵地,广泛开展文化传播活动。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宣传模范先进事迹,激励广大职工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

  同志们,建设先进企业文化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工作、扎实工作,努力建设一流的文化,打造一流的企业,为服务“壮腰工程”,推进*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篇7

  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在2022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演讲稿,希望大家喜欢。

  同志们:

  这次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是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全省、X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部署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有着新的更高要求。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按照中央和省委、X市委部署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务实重行、狠抓落实,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和良好的精神文化支撑。等会,X同志将就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调六点意见。

  第一,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打牢思想根基

  近年来,我们采取系列措施加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宣讲,取得了一些成效。下一步,要在持续、深化上下功夫,扎实抓好学习宣传研究。

  1.在宣传普及上下功夫。要把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中心组学习、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班、周四学习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等的规定内容,通过学习讨论、专家讲座、心得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效果。要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宣传宣讲活动,推动政策理论学习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不断扩大学习宣传的覆盖面。

  2.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引向深入。党员干部要在学习上先一着、理解上深一步、认识上高一层,通过学习,不断强化“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素养,增强政治自信,履行政治责任。

  3.在研究阐释学用结合上下功夫。组织党员干部围绕系列讲话,开展研究研讨,深刻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市“四大家”领导要带头开展理论调研,形成一批理论研讨成果。全市党员干部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为指针,扎实推进本职工作开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4.扎实推进第六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根据X市委安排,今年继续开展第六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扎实推进活动开展。要突出主题主线,切实达到思想更解放、精神更振奋、作风更扎实、业绩更突出的目的。要精心组织安排,继续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纳入重要议程日程,按照全社会全方位全媒体要求,创造性开展自选动作,虚实并举,确保达到预期效果。要加强督查,定期对各地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及时掌握工作进展,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确保活动实效。

  第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巩固发展主流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责任感,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做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

  1.“一把手”要坚持四个带头。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阅看本地区本部门主要媒体内容,带头把住本地区本部门媒体的导向,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

  2.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台、办刊、办新闻网站,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真正做到阵地不失守、导向不含糊、发声有分量。

  3.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综合分析研判。进一步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用好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准确掌握、及时报告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动向,增强意识形态领域重大议题设置能力,对错误思潮、错误认识,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开展斗争。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处置,既要敢担当,又要讲策略——对错误思想观点,要坚持原则、敢于亮剑,要当战士、不做绅士;同时要讲究艺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特别是对突发情况要迅速分析研判,第一时间妥善处置,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事件。

  4.加强各类学习平台和载体管理。加强理论武装、对上级精神的宣传宣讲,都离不开好的平台和载体。在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各类平台和载体的管理,确保理论学习正确的政治方向。特别要落实《X市思想文化类论坛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通知》要求,切实统筹管理好各级中心组、周四学习日、党校(行政学校),以及各类思想文化类讲座、论坛、研讨会、报告会、展览会、节庆活动,分层分类建立报批、审查和追责制度,决不给任何错误思想发声传播的空间,确保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第三,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的主流舆论强势,凝聚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新闻舆论工作,是争取人心、引领社会风气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握时度效要求,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壮大主流声音,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1.形成正面舆论强势。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凝聚全市上下思想共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大力宣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生动实践,宣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成效,宣传民生改善、文化惠民举措,宣传依法治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宣传巩固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定态度和积极成效,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和谐。要把正确舆论导向覆盖所有媒体和所有报道,让主旋律和正能量主导广播电台、电视荧屏,主导网络空间、移动平台等传播载体。

  2.营造团结奋进强大气场。坚持传播X好声音,讲好X故事,叫响“X味”,增强全市人民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市级新闻媒体要注重选题策划,善于讲好一线故事,多推出现场新闻、深度新闻,多打造有思想、接地气的好作品。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面对媒体,通过媒体推动工作。要把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统一起来,既弘扬真善美,也鞭挞假恶丑,在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中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不断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发展进步。要提高网络信息管理水平,做强网上主流舆论,扩大网评员队伍,壮大网上正面声音,最大限度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

  3.做好媒体深度融合文章。当今时代,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方式已从传统媒体更多转向了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主的网络新媒体,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要深入研究把握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扎实推进媒体融合,全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要深入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一手抓内容创新这个根本,一手抓传播手段创新,让新闻舆论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第四,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向上向善向好的精神力量

  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大力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发展。

  1.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开展“家风”建设,不断探索加强家庭文明建设的路径,夯实基础抓长常,多措并举重实践,积极开展“最美家庭”评选、家风家训征集等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的良好氛围。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课堂和学校的日常管理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切实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3.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大张旗鼓地树立一批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先进典型,特别是来自基层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激励人、教育人、启迪人。高扬道德模范旗帜,培育文明社会风尚,推出更多的X“道德之星”。讲好百姓故事,发出X“好声音”,增强典型宣传的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既做到内容正确,又保证效果良好。

  第五,统筹抓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健康向上的乡土文化,积极提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推进文化小康建设。

  1.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更多投入向基层倾斜,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发挥各类文化“场馆”,乡镇(街道)文化中心、文化站、文化广场,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机构设施作用,探索开展基层文化服务有效模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社会资助、群众自发组织等多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要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经常化,使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打造一批文艺精品。文艺精品生产是文化强市、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的文艺作品、文化实力与X文化资源的丰富底蕴相比,还不相称。要充分依托和发挥我市膏盐文化、历史名人文化、民间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强化创意策划工作,加强资源整合,着力推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艺精品,打造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彰显文化魅力、社会影响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的精神文化产品。

  3.深化文化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要靠企业,文化发展也要以企业为依托,要加大文化招商力度,建立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库,引进一批重点文化企业。要扶持X膏雕工艺品厂等本土有竞争力的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要实施项目带动工程,做大做强市场主体,积极拓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经营领域的渠道,力争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骨干企业。要突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立足于我市各类文化资源,高起点规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高质量建设一批特色景区,打造推出一批经典文化旅游线路。

  4.彰显X地域文化特色。着力打造X文化品牌。大力开展“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建设。围绕X红色文化资源、膏盐文化资源,举办具有X特色、辐射面广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支持本土文学期刊《X花》提档升级,扶持膏雕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建设X国家矿山公园、文峰公园等标志性文化工程项目。

  第六,加强党的领导,压紧压实责任,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切实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1.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系全局,全市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真正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工作一同研究部署、一同考核落实。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亲自过问,亲自抓,及时了解社会思想动态,经常分析意识形态方面的形势,认真研究和解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真正做到在方向上牢牢把握,在工作上及时指导,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投入上坚决保障。

  2.切实加强宣传队伍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挖掘文化人才优势,建立健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有活力、素质强、作风正的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成为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基层基础,解决基层宣传文化单位人员配备、基本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强化纪律约束,深化“走、转、改”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X市委75条规定,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宣传文化工作队伍。

  3.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宣传思想工作体制,整合社会宣传文化资源,调动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大宣传的工作格局。市委宣传部作为主管意识形态的综合职能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整个宣传思想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强对宣传文化事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市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做好本职工作。全市各行各业各部门要强化“一盘棋”思想,结合行业和部门特点,发挥各自优势,促成工作合力,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大宣传格局。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政治立场,更加强烈的政治责任,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推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为X打造“四区五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在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篇8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提振群众精气神、培育农村好风尚、凝聚社会正能量,现就2022年全市乡村文化振兴提出如下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按照“巩固强项、提升弱项、补齐缺项、提质增效”的原则,立足农村实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实施“铸魂、守根、塑形”行动,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内生动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增强群众精神力量,提升群众精神风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二、重点任务

  (一)深入实施“铸魂”行动

  1.强化政策理论宣传普及。采取编印农民实用口袋书、编写地方小曲、微信微博抖音推送、领导干部讲党课以及云课堂、大喇叭、小板凳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进农村活动。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建巾帼、青年、百姓以及先进模范宣讲团常态化开展“炕头院落宣讲”“田间地头宣讲”“文艺宣讲”等理论宣传宣讲活动。在村镇楼栋廊道、院场等适宜位置打造“学习走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随处可见、盈耳入脑。持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金句热词主题宣传街(墙)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筑牢理想信念,坚定信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2.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围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用良善法治立规明矩。依托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场所,推广普及红白理事服务礼堂,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组织村民集中举办婚丧宴席,倡导简办文明新风。充分发挥“两约四会”和“孝善基金”“道德信贷”“道德银行”等乡村德治平台作用,破除铺张浪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组织开展邻里互帮互助道德评议、民事直说、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各类活动,引导群众明辨是非、规范行为,远离封建迷信、算命赌博等恶习,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推动科普街、科普宣传栏建设,广泛宣传普及反对邪教迷信、健康生活、安全常识、应急避险、种植养殖技术等知识。

  3.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以文明村镇创建评比活动促进乡村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基层治理不断提升。以“德润、德治”为目标,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美丽庭院”“五星级文明户”“向上向善好青年”“青年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评选表彰,打造“德者传理”“德者聚力”“德者诚信”“德者荣耀”“德者有得”“德者积分”等“×德者”特色文明活动品牌链,叫响荣誉、弘扬正气,让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杆。持续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推动“分餐夹走进千万餐桌”向农村延伸,培育良好就餐新风尚。扎实推进中国公民文明旅游素质提升行动,结合疫情防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类,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深化拓展文明实践。以传说、故事、歌谣、说唱、小戏、谚语、俗语等文艺方式生动活泼宣传阐释主流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为群众的精神追求。发挥好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的主体作用和枢纽功能,组建成立组织灵活、便捷高效、精准精致、常态可持续的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关爱老人儿童、文明交通劝导、村庄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延伸至每一个角落,辐射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实施“巾帼助力乡风文明”行动,推进“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建设,带动妇女参与农村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家风、民风、社风全面提升。组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面向农村组织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推动提升农民科学素养。

  (二)深入实施“守根”行动

  1.加强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积极争取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风貌提升、文物本体修缮、展示展览、研学体验等项目,以项目带动文保单位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村一级差异化建设乡村记忆馆,开展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藏工作。做好传统村落摸底排查,将符合条件的村落申报为省级传统村落,纳入国家保护名录。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动态监测管理机制,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农房修缮加固、村容村貌整治等乡村建设行动相结合,改变农村破旧面貌。加强对历史建筑的普查摸底,持续公布符合条件的历史建筑,做好挂牌、测绘、建档、修缮等相关工作。

  2.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深入开展非遗资源调查,公布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落实非遗传承人补助政策,支持非遗传承人、非遗爱好者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支持各村建设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非遗工坊等场所,着力提升展陈水平,培育非遗旅游线路。促进手工地毯、手工制醋等传统工艺项目提高传承技艺,实现生产性转化,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端午节、中秋、“四月八”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永昌曲子、金川小戏等曲艺类项目传习展示活动和民俗文化展演体验活动。

  3.大力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普及融合。推进“互联网+传统文化”“互联网+文物”“互联网+非遗”等工作,创作、征集一批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微视频、H5、动画等融媒体产品,发挥属地网络传播矩阵联动作用,在新闻网站、客户端、政务微博、抖音平台开设特色品牌专题专栏、话题,集纳推送权威新闻稿件和网络文化精品。积极与新华网交流联系,遴选高质量的作品,通过新华网客户端推广宣传。常态化开展非遗进乡村进校园活动,组织举办“金博快车”等特色展示进农村活动,打造“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品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深入实施“塑形”行动

  1.织密乡村文化服务网络。谋划实施舞台修缮、活动室改造提升等项目,巩固提升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坚持为农村配备乐器、服装、音响等设施设备,增加“农家书屋”儿童课外读物,补齐农村服务设备短板。培育发展乡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传统项目学校、业余体校训练点、乡村健身站点、农村晨晚练点,全面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能力。推广“文化×”“百草园”APP使用,让乡村群众能够便捷获取数字文化资源。加强直播卫星村村通、户户通工程服务能力,提高乡村广播电视节目收视质量。

  2.丰富乡村文化服务产品。组建“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农村开展送文艺、戏曲、电影、春联、书画以及绘制新农村文化墙等文化惠民、文艺润心活动。支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乡村“村晚”“我们的节日”“农民丰收节”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开展“体育特色村”创建,推动体育协会向乡村延伸,开展体育服务“下基层·送健康”活动,促进体育“进乡镇、进村落、进庭院”。全面推进“书香×”建设,持续推动“最美乡音传书香”诵读推广活动,组建公共图书馆阅读持续推动“最美乡音传书香”诵读推广活动,组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人队伍,深入农村开展阅读辅导。广泛开展“城乡手拉手”活动,组织青年、妇女、学生、文化体育人才等,深入农村开展心理关爱、辅导培训、体育健身等各类活动,全面提升农村整体素养。

  3.加强乡村题材文艺精品创作。实施“乡村振兴记录”行动,组织文艺工作者和媒体,深入农村用笔触和镜头讲好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故事。围绕乡村振兴、移风易俗、扶贫扶志、家教家风、长城长征等主要主题,评审扶持一批宣传文化精品创作项目,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将“梨花诗会”“芍药散文节”办到田间地头,多形式、全方位展示近年来现实题材文艺创作突出成果,带动吸引农村文艺爱好者开展文艺创作。在“金星奖”评奖中,侧重扶持县级及以下艺术团体创作演出本地农民喜爱的文艺作品。

  4.壮大乡村特色旅游经济。巩固提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成果,积极创建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带动示范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宿、采摘、农耕体验等新兴业态。加快推进以南坝“花果山”乡村特色旅游示范基地、×镇×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提质增效为代表的重点乡村旅游项目,以红西路军战斗遗址和骊靬古城、御山峡圣容寺、云庄寺、车辘沟石林、×花田小镇、文昌园、大漠营盘等景区景点为依托,开发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产品,以火星1号基地为依托,打造×镇×野狐湾乡村旅游服务基地。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策划推出历史文化、生态观光、户外徒步、康养休闲、采摘体验、冰雪运动、科普研学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坚持举办ד四月八”民俗文化节、“火星生活周”、ד吃头节”等品牌节事活动,通过活动引爆人次,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打卡地,拉动市场消费,壮大乡村特色文化旅游经济。

  三、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乡村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细化责任分工,精心组织实施。要坚持项目化运作、工程化实施,明确推进各项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制和奖惩措施。采取“双月调度、月报进度”办法,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二)完善保障机制。各级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继续通过现有资金渠道,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切实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健全乡村文化场馆、设施的管理、更新及维修等工作机制,确保场馆设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细化具体的扶持和奖补政策,对工作推进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单位和形成的品牌活动,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资金扶持。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总结推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各级新闻媒体要积极搭建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大力宣传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新创造、新实践、新成效,营造乡村振兴的良好舆论氛围。

在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篇9

  牢牢把握“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基调定位,精心策划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选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20xx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突出党史学习教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着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人民,着力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进一步完善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的细化措施,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心组织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讨会等活动,创新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服务”活动,深化对新思想的学习教育、宣传宣讲、研究阐释,推动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深深植根大地、更加深入人心。

  二、强化组织领导,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位任务,组织党员干部把潜心自学作为重要基点,突出百年党史学习、突出特殊节点学习、突出重要精神学习、突出提升能力学习,重点学深悟透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常学常新。第一时间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通过召开部务会(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中心组学习会、机关党委会等研究推进相关工作;组建领导小组,结合宣传工作实际,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计划》推动全体党员在学习教育中做到表率。

  三、强化宣传宣讲,营造浓厚氛围。

  牢牢把握“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基调定位,精心策划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的主旋律,扎实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项工作。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理论研讨会,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做好宣传报道,开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等重大主题宣传。注重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加强红色遗存保护,扎实推进献礼建党百年重点文艺创作。

  四、强化用活资源,创新方式方法。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扩大对外影响力。常态化开展重大新闻选题策划,精心组织“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成就宣传、“十四五”开局宣传等。主动沟通对接中央、省级主要新闻媒体,推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传播力的重磅新闻报道。建好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做大做强新闻媒体,推动广播电视机构整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建立对外宣传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办好外宣活动,提升外宣工作实效性影响力。积极开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宣传引导工作,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五、强化文化强市,聚焦聚力重点。

  加强文旅融合,探索具有xx特色的文化旅游发展道路,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整合,打造一批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一体推进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创新开展“三下乡”“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活动。精心编制实施“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规划和各领域专项规划,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国有文艺院团、国有文化企业管理机制。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培育发展动漫游戏、短视频、影视等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带。

  六、强化责任落实,严管意识形态。

  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走访指导、一月一报、一会一报、提醒督促等机制制度。严格把关管辖范围内的社科活动、媒体舆论、各类出版物、文艺作品及文艺演出等活动。修订《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认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巡察和日常监督。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主要阵地建设,传播新思想、凝聚正能量。强化风险意识,坚守底线思维,持续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涉宗教意识形态、学校意识形态、公共领域宣传载体等主阵地、主战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完善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制度,提升突发事件敏感舆情引导和舆情处置工作水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七、强化党的领导,对党绝对忠诚。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彻宣传思想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高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积极构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履职尽责的大宣传工作格局。扎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加强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效能。

在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篇10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动员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分析xx年度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度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计划,推动理论学习工作抓深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刚才,*副部长总结分析了xx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副部长宣读了《2022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开展好系统内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讲四个方面问题。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解决“为何学”的问题

  思想_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必须回答好的重大时代课题。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深刻变化,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许多新任务、新挑战。赢得这场伟大斗争的胜利,必须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始终保持理论上的自觉与透彻,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与执着追求,在胜利时和顺境中不骄傲自满,在困难时和逆境中不消沉动摇,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新的业绩。

  二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节点,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一刻也离不开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指引。掌握理论彻底、贯彻理论坚决,是攻坚克难、闯关决胜的前提。越是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越是接近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越需要全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更加主动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

  三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党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要清醒看到,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类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只有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断推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掌握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深刻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以坚强的政治定力、无畏的政治担当、高超的政治智慧应对和克服“赶考”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四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新任务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干部队伍是好的,群众是满意的,但信仰迷失、精神缺钙的问题,群众观念淡薄、思想作风不正的问题,眼界视野不宽、工作思路不清的问题,处理复杂情况能力不强、化解矛盾办法不多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极大阻碍了事业发展。我们进行理论学习,就是为了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干事创业的专业化水平,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职责。

  二、要紧跟时代脉搏,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理论武装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承载着共产党人的使命追求,是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理论武装“学什么”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是深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

  二是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体现了党在政治上理论上的高度成熟、高度自信,必须长期坚持和发展。

  三是深化党章党规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明确规定了党员应当严守的纪律和规矩。加强理论武装,必须把马克思主义_学说和我们管党治党规律性认识的制度化成果作为基本内容,推动全党持续深入地学习好、执行好党章党规。

  四是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先后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使我们党对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规律的认识进入一个新境界。我们一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反复学的恒心和学到底的执着,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真正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三、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要面对怎么学、如何学的问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抓好理论武装提出的各项要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完善机制、强化责任,切实把理论武装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是理论武装的重点。党委(党组)中心组是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提高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坚持理论性、突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真学、真信、真用、真行上下功夫,把全面系统的学习与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结合起来,把重点发言和研讨交流、个人自学和集中研学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加强和改进全体党员经常性、常态化学习教育。理论武装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依托基层党组织、面向全体党员,运用日常的学习载体和教育方式,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经常化。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认真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按照统一安排,结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集体学习,组织专题学习讨论,确保理论学习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进一步打牢全市宣传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是加强和改进对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的引导。要加强对思想理论领域问题的分析研判,健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分析研究和情况通报机制,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定期在党内进行通报,起到把方向、打招呼、划底线、防侵蚀的作用。针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深入剖析问题实质,深刻揭示错误思想观点的危害,正本清源、针锋相对,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分清是非界限。

  四是加强和改进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要充分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教育形式,着眼于引导党员在学习中深入思考,相互启发、学用相长,研究问题、学以致用,设计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式学习、调研式学习、开放式学习,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适应信息社会条件下信息传播和人们接受习惯的新变化,做好“微”文章,充分运用“学习强国”等“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让我们的理论学习更富时代性、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四、要聚焦使命担当,解决“学中干”的问题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我们进行理论武装。一定要牢固树立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一是要把学习效果体现到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维护核心上。要通过理论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通过理论学习,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对照检视自己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补钙壮骨、正本清源,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通过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本领,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是要把学习效果体现到增强过硬本领、推动实际工作上。要通过理论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增强本领、加强实践,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在掌握科学思想方法上有新的提高,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上有新的进步,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力上有新的提升。要通过理论学习,一以贯之地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不断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生动实践。

  三是要把学习效果体现到凝心聚力、不懈奋斗上。要通过理论学习,让全市宣传干部透过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体会到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价值。要通过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全市宣传系统的党员干部清醒认识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认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更加自觉拥抱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勇负新担当,不断提振精气神,汇聚智慧和力量。

  同志们,抓好理论学习,深化理论武装,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大家一定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自觉的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开创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保障。

在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篇11

  一、*市法治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近几年,*市结合“法律进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等活动,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创新载体,大力开展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动“法治**”创建,全市紧紧围绕基层群众、青少年、国家干部三个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思路,逐步将普法工作重心由“普”向“治”转变,用“依法行政”带动全社会信仰法律、敬畏法律,促进了广大市民、城乡群众积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为建设团结和谐文明富裕的美丽*市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根据《*市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案》市级“五个一”,乡镇(街道)“四个一”,村(社区)“三个一”的建设要求,目前市级法治文化工程,环球中心-法治文化公园、温州路步行街-法治宣传一条街世纪广场-法治文化广场均于20**年完工。

  20**年“*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同期建成,全市共聘请86名法治副校长,实现全覆盖。全市乡(镇)、村(社区)已建成法治文化阵地117个、法治文化长廊、宣传栏392处,法治宣传电子屏280个,法治宣传户外广告牌162处。喀拉塔勒镇_村、依干其镇巴格其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依干其镇赛科帕其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依干其镇巴克其村成功创建第一批“自治区民主法治示范村”。

  二、当前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照新形势下国家对法治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全面剖析当前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薄弱环节:

  (一)法治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目前在法治文化建设中,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对法治文化建设在理解认识有偏差,将法治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或认为法治文化建设是司法行政部门的事,或因为没有专项工作经费无法开展工作,相关部门、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

  (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不平衡。通过对现有法治文化阵地统计调查发现:部分单位对法治文化建设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还在订计划、拿方案,法治文化阵地尚未建立。特别是乡(镇)、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的法治文化设施建设不到位,覆盖面不够广。有些部门只重视硬件设施建设,或者是为了应付各级检查匆匆应对,没有用心、认真组织居民参与,建设没规划可言,既使建成的设施也没有积极使用,有的甚至荒废。

  (三)法治文化元素、特色展现不够。已建设的法治文化阵地不平衡,有的法治文化广场、公园、长廊建设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有的用电子显示屏、法制宣传栏代替法治文化,有的宣传法规法条的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较少,不能充分体现法治文化的群众性、创新性、文化性。

  (四)法治文化传播效应不够。存在户外公益法治宣传开展较少,媒体公益普法责任不落实,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建筑工地围栏、居民小区楼宇电视、短信、微信、微博等载体普法及法治文化宣传少等问题。在创作表演法治文化作品上缺乏引导和激励政策,法治文艺创作力度不够、积极性不高,缺少精品力作。

  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机制,夯实法治文化建设基础。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具有公益性、综合性、长期性、群众性、社会化和经常化的特点,必须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以机制创新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进一步深化认识,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司法行政、文化旅游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文明、法治、平安建设的大局中,与其他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使法治文化成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品牌。形成条块结合、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为建设法治**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动力。

  二是多方式运作,切实加强经费保障。将法治文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在政府加大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探索尝试采用财政支持与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法治文化建设所需费用,弥补经费的不足,实现基层法治文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积极动员,加强资源整合。立足基层实际,充分发挥基层优势,通过借势、借力、借脑、借资,不断动员辖区内各部门积极参与和支持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构筑“积极参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序运行”的法治文化工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基层新闻工作者、法律服务人才及文艺骨干等人才资源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法治文化宣传,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二)拓展阵地,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一是开拓普法新阵地建设。结合新形势,充分考虑人们生活空间、生活方式、思想水平、价值观念更新变化的实际,创造性地将法治元素与文化元素结合,深入挖掘法治文化内涵,进一步开拓法治文化建设新阵地,营造浓厚的基层法治文化氛围。对乡镇、社区内的各类法制宣传栏、宣传展板等阵地进行提档升级,不断拓展新型普法宣传阵地、基地,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小区、法治主题公园等场地的规范化建设。拟筹备将锦绣公园打造为新的法治公园,初步计划利用公园现有的资源,在不破坏原风格的基础上,对部分景观进行改造,新增法制主题。

  二是密切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宣传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民法典、治安处罚法以及信访条例、妇女儿童保护、低保审批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关系的法律法规,让居民茶余饭后有法律知识可学,走路散步有法律规定可看,营造“出门有法、抬头见法、知法守法、办事循法”的法治氛围,让群众在休闲的环境中接受法治教育,在平凡的生活中建立法治理念。

  三是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建设各类法治教育基地,如市民法治学校、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企业员工学法园地、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服务中心等,注重依托“法律大讲坛”、“普法讲师团”等专业团队进行法治文化宣传,就百姓关注、影响力大、富有时代特征和基层特色的法治事件与人物,解读法治精神,发挥法治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让群众在欣赏法治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验法治文化,真正实现法治文化宣传由灌输式向渗透式、单一化向多样化、重过程向重实效的转变。

  (三)创新载体,丰富法治文化活动。

  一是将法治文化群众与群众生活相融合。要紧紧围绕改善民生、维护民权、争取民利,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回应民生,回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法治文化建设与法治实践相融合,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可以依托辖区内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通过开发制作台历、挂图、雨伞、折扇、扑克、书签、杯垫、环保袋等各类载体,运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戏曲、故事、春联、年画、短信、书画、动漫等各类艺术形式,将法治文化建设与群众生活相融合,提升法治文化的大众性、娱乐性和广泛性。

  二是将法治文化建设同机关文化建设相结合。在办公场所内可以尝试因地制宜地植入法治文化媒介设施和法治文化元素,构建“法治、廉政、阳光”的机关法治文化、让群众在办事中直观体验法治文化,提升法律素质。

  三是积极邀请广大群众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在社区、村组开展各种法治实践活动,邀请群众积极参加以案释法、法治讲堂等人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精神,让人们在活动中深刻理解法律,从而增强法治观念,培育法治信仰。积极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5”世界环境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点时机邀请群众共同开展法治活动。

推荐访问:统计工作 会上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通知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方案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