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信访工作条例》党员干部学习体会5篇

时间:2022-06-07 10:55:04 浏览量:

《信访工作条例》党员干部学习体会5篇

《信访工作条例》党员干部学习体会篇1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不仅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更要用好有利条件,乘势而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战略高度指明了我国发展仍具有的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时与势在我们一边,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是新征程上应变局、开新局,掌握历史主动的强大底气所在。

  党的坚强领导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我们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为我们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前进征程上,越是面临重大风险挑战,越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最根本的政治保证仍然是党的坚强领导。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带领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事实充分证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提升实力基础

  坚实国力是我们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继续前行谱写新篇的深厚底气。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我们就有了战惊涛、斗骇浪的强大后盾,有了迎难而上、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强大信心。现在,世界经济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时更要看到,我国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我们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前进征程上,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拥有雄厚基础和巨大潜力的中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续写新的发展奇迹。

  以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发展安全

  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基石。只有保持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向前推进;离开社会稳定,不仅改革发展不可能顺利推进,而且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面对巨大经济社会变迁和各种重大考验,不但胜利渡过了难关,而且有力巩固了人民政权、持续保持了国家政治和社会大局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就有了改革发展的强大支撑,必须倍加珍惜、始终保持、不断发展。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统筹发展与安全,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不断增强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回望光辉奋斗历程,党领导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靠的就是一种自信奋发、自强不息的精神。党领导人民经过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十四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我们就有了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那股自信力,有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那股精气神。新征程上,我们坚定自信就要坚守理想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坚决自强就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信访工作条例》党员干部学习体会篇2

  信访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密切关联在一起。

  列宁曾经指出:“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他认为,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是党和政府了解群众的愿望、要求、呼声的“晴雨表”。

  列宁非常重视群众信访工作,围绕定时公开接待、设立接待问事处、实施群众来访登记等,亲自推动建立一整套信访制度。列宁在极其繁重的国务活动中,还抽出时间亲自接待群众来访,批示处理群众来信。他要求人民委员会限时报告接到的对政府部门和人员的一切控告,并明确指示,对群众来信来访置之不理,法院要予以追究,对打击报复者要予以严惩。

  列宁认为,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是掌握了解政务情况、沟通信息、监督领导机关工作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为此,他要求每个苏维埃机关都要实行定时公开接待信访,接待群众来访日期和时间的告示要贴在大门口,接待室必须设在可以自由出入的地方;国家监察部负责人有权参加所有的接待,并有责任随时视察接待工作。列宁建立的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制度充分发挥了对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官僚主义、违法犯罪和腐败现象的监督作用。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群众路线,把信访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渠道。毛泽东不仅亲自指导创建了信访工作机构,提出信访工作基本方针,还亲自批阅大量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1951年,他对群众来信工作作出批示:“必须重视与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与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并强调要坚决杜绝“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态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信访工作是什么、信访形势怎么看、信访工作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思想发源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参与信访工作的丰富实践:在正定工作时,在大街上摆桌子听取群众意见;在宁德工作时,推动建立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创新“四下基层”信访机制;在福州工作时,把群众上访改成干部下访,提出领导干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在浙江工作时,在全省推开领导干部信访下基层,带着三级主要领导干部到浦江接待来访群众。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信访工作条例》,为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厚植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离不开信访工作这个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需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坚持政治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就是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就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就是实现、维护、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因此,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当成人民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这既是根本宗旨,也是作风要求,更是工作方法。

  坚持系统性,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群众信访诉求往往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单独解决的,常常涉及多部门,处理难度很大。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加强系统治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严格落实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五位一体”责任制,加强信访工作机构和组织的统筹协调,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系统多元化解矛盾、解决纠纷。

  坚持法治性,依法依规解决矛盾问题。能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尺。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法治,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树牢法治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主体地位,树牢法律在解决矛盾纠纷中的权威地位,推动信访工作依法规范运行、群众诉求依法理性表达、合法权益依法有效保护。

  坚持时代性,办好网上信访。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必须积极拓宽网上信访渠道,充分发挥网上信访公开透明、快捷高效、便于监督的优势,为群众反映诉求、提出意见建议提供便捷途径。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

《信访工作条例》党员干部学习体会篇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深刻阐释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密码”。当前,我们要深刻理解蕴含在中国共产党成功背后的内在逻辑。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取得成功的根本前提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回顾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和实践可以充分体会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世纪中叶,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试图挽救民族危亡。但是,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民族终于迎来曙光,中国人民有了改变命运的“顶梁柱”。我们党一经诞生便把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任扛在肩上。在弄清楚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和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经过坚持不懈的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让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继续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让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审时度势地提出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正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些都表明,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形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马克思主义真理是取得成功的科学指引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此,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并取得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而这些巨大成功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它蕴含着科学真理。它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我们党自接受马克思主义以来,就把它作为科学真理,不断领会其精髓要义和科学内涵,诚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对于共产党人来讲,“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因此,在洞察马克思主义真理科学内涵的同时,我们党还充分运用贯穿其间的立场观点方法,将之作为解决问题的“桥”和“船”,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艰难险阻。总之,在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为科学指引,在洞察时代大势中把握历史主动,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巨大成功。在新的征程上,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我们继续取得成功的法宝。

  紧紧依靠人民是取得成功的动力源泉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人民性作为必须坚守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人民,自成立伊始就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根本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我们党就提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正是秉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理念,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继续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和改革发展的根本标准。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人民放在更高位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实践证明,广大人民群众是百年辉煌成就的创造者,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百年丰功伟绩的奥秘所在。

  永葆昂扬向上的精神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支撑

  人无精神而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来说,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从成立时50多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并且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丰功伟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以强大的精神为自己铸魂,用伟大的精神增强全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出“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的同时,提出“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重大论断的深层次原因。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我们不仅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还孕育了内涵丰富的精神谱系。比如,“自度不为人后,赴死敢为天下先”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不怕牺牲、大无畏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精神,“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精神,“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勇攀高峰、砥砺奋进精神。透过这些伟大精神,一幕幕感人场景再现:面对白色恐怖,共产党人凭着坚强的精神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面对艰难险阻,共产党人靠精神伟力走完了被誉为20世纪“地球的红飘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扫荡,共产党人靠精神感召促进形成了全民族抗战局面,赶走了侵略者;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共产党人靠精神信念凝聚起社会主义建设的磅礴力量;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共产党人靠精神指引不为所扰,以强大的政治定力展现了社会主义的“无穷魅力”;面对风云诡异的国际局势,共产党人靠精神气魄不断推动民族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亮丽景致。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功,都浸润着磅礴的精神伟力。这就是我们党伟大功业的“金钥匙”。

  回首过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为科学指引,以紧紧依靠人民为力量源泉,永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功。展望未来,这将继续成为我们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致胜法宝。

《信访工作条例》党员干部学习体会篇4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命运所系,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历史和现实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这是“管总抓全”的根本。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探索出来的复兴之路,党领导人民能够创造出世所罕见的发展成就,根本原因在于走出了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后,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定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深植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是当代中国进步的根本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踏上新征程,只要我们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创造幸福,团结奋斗、攻坚克难是成事之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程。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充分证明,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党领导人民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去开辟美好未来。新征程再出发,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铸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就一定能够汇聚起续写辉煌的磅礴伟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关系着伟大事业的全局方向,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与成败。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和历史高度进行深入思考,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决定的,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中的深邃认识。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只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在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行稳致远、发展壮大。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自我革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发展到今天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的奥秘所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激浊扬清。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得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标志。而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把党建设成为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信访工作条例》党员干部学习体会篇5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强调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为当前进一步做好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坚决贯彻、扎实落实。

  必须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必须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要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严格落实口岸交通运输防控措施,做好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和进口冷链食品、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运输等环节疫情防控,做好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工作。要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指导涉疫地区科学精准实施道路客运、公共交通等交通管控措施,督促落实交通运输工具、场站通风消毒和人员防护等常态化防疫措施,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渠道。

  必须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动态清零”是总结国内外抗疫经验作出的科学决策,是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务必守住的底线。坚持“动态清零”实质上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必须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保持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坚持全国一盘棋,全力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各项部署迅速落实到位。

  必须科学精准抓好各项防控工作。疫情发生以来,交通运输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一断三不断”,坚持“一阶段一策略,一领域一政策”,科学精准施策,统筹处理好阻断病毒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和保障人员、应急物资运输畅通的矛盾,有效避免了疫情通过交通而扩散。面对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我们要在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措施的基础上,强化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及时修订完善交通运输领域有关防控指南、预案,做好政策储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推荐访问:学习体会 党员干部 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办法 信访工作的经验做法 信访做法和经验 关于信访工作的体会和认识 认真做好基层的信访工作 浅谈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做法 信访工作具体措施 信访工作典型经验和做法 信访工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