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9篇

时间:2022-06-05 19:15:04 浏览量: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9篇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1

  2.1. 组织机构

  2.2.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熟料部管理,成立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熟料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熟料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具体见附件1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3. 职责

  2.3.1. 组长的职责

  2.3.1.1. 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2.3.1.2.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

  2.3.1.3. 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2.3.2. 副组长(现场管理者)的职责

  2.3.2.1. 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3.2.2. 组织落实现场处置方案

  ;2.3.2.3.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2.3.2.4.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3.3. 伤员营救组职责

  2.3.3.1. 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2.3.3.2. 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

  2.3.3.3. 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2.3.3.4. 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2.3.4. 医疗救护组职责

  2.3.4.1. 负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3.4.2. 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2.3.4.3. 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2.3.5. 警戒疏散组职责

  2.3.5.1. 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2.3.5.2. 负责发生事故时,需要撤离的人员立即组织疏散撤离现场或周边;

  2.3.5.3. 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证据

  ;2.3.6. 物质抢救组职责

  2.3.6.1. 伤员营救结束后组织抢修设备;

  2.3.6.2. 组织救援队伍分工抢救现场物资。

  2.3.7. 后勤保障组职责

  2.3.7.1. 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2.3.7.2. 负责抢救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与供应;

  2.3.7.3. 保障部门应急救援人员的衣食住行。

  2.3.8. 清理恢复组职责

  2.3.8.1. 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2.3.8.2. 负责事故救援现场供水、供电、供气的保障,做好应急通讯和运输等工作

  ;2.3.8.3. 负责事故结束后维修设备,尽快恢复生产。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2

  1.1 事故类型

  中毒窒息

  1.2 事故易发生的区域

  采空区、采掘工作面、盲巷中。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3.1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发生无季节之分,任何时间只要超出限度范围,便会发生事故。

  1.3.2 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3.2.1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可燃烧,当含量在13%~75%时,遇火能引起爆炸;一氧化碳极毒,当其含量达0.4%时,人在短时间内就可中毒死亡。

  1.3.2.2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遇火后能燃烧及爆炸;硫化氢极毒,它能使血液中毒,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的粘液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1.3.2.3 二氧化硫( SO2):是一种无色、有强烈硫磺味及酸味的气体,同呼吸气管潮湿表皮接触能产生硫酸,刺激并麻痹上部呼吸气管的细胞组织,使肺及支气管发炎。

  1.3.2.4 二氧化氮(NO2):为红褐色,易溶于水,是剧毒气体,对人的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作用。

  1.3.2.5 沼气(CH4):沼气是煤矿常见的有害气体,化学名称叫甲烷,无色、无味、无臭、无毒;它比空气轻常聚集在巷道上方,当其在空气中含量高时可降低氧含量,引起窒息;它具有爆炸性,爆炸浓度一般为5%~16%。

  1.3.2.6 氨气(NH4):是一种无色气体,有似氨水的剧臭;它极毒,能刺激皮肤和上呼吸道并能严重损伤眼睛。

  1.3.2.7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微毒、稍有酸味的气体,它不助燃,也不维持久的呼吸,它比空气重,常聚集在巷道的下方及通风不良的下山尽头;易溶于水,生成碳酸,对人的眼、鼻、喉的粘膜有刺激作用。

  1.3.3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

  1.3.4 影响矿井局部安全生产,甚至影响整个矿井安全生产。

  1.4 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1.4.1 巷道内空气流动或风速低于0.15m/s,巷道空气温度升高,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道壁“挂汗”,冬季塌陷区冒出蒸汽或冰雪融化。

  1.4.2 巷道出现煤焦油或松香油的气味。

  1.4.3 从自燃发火处流出的水或空气温度比通常温度高,CO2气体浓度异常增大。

  1.4.4 巷道空气中或密闭内出现CO气体,并且现场人员有不舒适感、呼吸困难或急促,头疼、精神疲乏、判断意识减弱等

  1.5 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中毒窒息事故可能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3

  2.1 成立事故应急自救小组

  组长:基层单位负责人

  副组长:基层单位副职、技术主管、班长

  成员:基层单位全体作业人员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2.2.1 专业教育、日常培训。

  2.2.2 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

  2.2.3 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

  2.3 人员职责

  2.3.1 区队长: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积极组织区队人员开展自救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及现场救援工作等信息;协调救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3.2 区队技术人员:是区队长组织开展自救工作的助手,在区队长领导下组织参与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准备与事故救援相关的技术资料。

  2.3.3 副队长:根据区队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负责组织好处理事故所需的人员、材料、设备等,带领人员进行救援工作;负责完成区长安排的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以及正在进行的救援工作等事故信息。

  2.3.4 区队值班人员:事故发生后及时了解事故经过、人员伤亡以及现场基本情况等详细的事故信息,并立即将情况报告区队长、矿调度室,通知区队管理人员以及区队应急自救组织的职工到值班室集合,及时向矿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协调事故救援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2.3.5 班长:采取措施控制灾情;及时汇报现场事故及救援信息;积极组织现场救援或者引导避灾。

  2.3.6 职工:按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以及措施的要求,在事故救援指挥部指挥下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4

  4.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

  4.1.1. 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4.1.2. 救援和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可靠的个体防护用品。

  4.1.3. 佩戴防护用品的人员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确认其使用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4.1.4. 防护用品应有专人管理,负责维护保养。

  4.1.5. 使用防火隔热服注意事项4.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4.2.1. 兼职救护队应配备齐全各种抢险救援器材、设备,平时应加强维护,确保各种器材、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4.2.2. 安全带使用时应高挂低用,严禁低挂高用。使用大于3m长绳应加缓冲器(除自锁钩用吊绳外),并要防止摆动碰撞。安全绳不准打结使用,更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钩子必须挂在连接环上用在攀登和悬空等作业中,必须有牢靠的挂钩设。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物体上,禁止系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不得系在棱角锋利处。安全带要高挂和平行拴挂。

  4.2.3. 担架使用时,由3~4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病人头部在后,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要一致,向低处抬时(下楼),前面的人要抬高,后面的人要放低,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上台阶时则相反,走在担架后面的人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脊柱损伤病人要用硬板担架,并将病人身体固定在担架上,搬运时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

  4.3.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

  4.3.1. 救援时,应保持头脑清醒,不得盲目行动,针对事故性质、类型、特征等进行分析,启动相应预案。

  4.3.2. 注意被粉尘堵塞气道造成窒息。

  4.3.3. 附近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4.3.4. 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救援方案和救护安全措施执行,确保自身安全。

  4.3.5. 在事故救援中,现场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记录事故抢险方案的执行情况和事故救援等情况。

  4.3.6.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强化事故现场安全措施落实,防止二次事故和次生灾害事故发生。

  4.3.7. 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人员时,要注意外部环境的突然改变,防止造成二次伤害等。

  4.4.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4.4.1. 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4.4.1.1. 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如果游泳时意外溺水,附近又无人救助时,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可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只要不胡乱挣扎,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你的口鼻将最先浮出水面可以进行呼吸和呼救。

  4.4.1.2. 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然后放松肢体,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4.4.1.3. 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经过长时间游泳自觉体力不支时,可改为仰泳,用手足轻轻划水即可使口鼻轻松浮于水面之上,调整呼吸,全身放松,稍作休息后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4.4.1.4. 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4.4.2. 互救

  4.4.2.1. 救护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

  4.4.2.2. 对筋疲力尽的溺水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

  4.4.2.3. 对神志清醒的溺水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边。

  4.4.2.4. 如救护者游泳技术不熟练或不会游 泳者,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溺水者握住再拖带上岸。

  4.4.2.5. 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 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如果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将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导致耳部疾病。

  4.4.2.6. 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 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

  4.4.2.7. 若您未受过专业救人的训练或未领有救生证的人,切记请不要轻易下水救人。谨记一点:会游泳并不代表您会救人。在岸边的民众不宜直接下水,最好救援的方式是丢绑绳索的救生圈或长竿类的东西,千万不要徒手下水救人,可就地取材,树木、树藤、枝干、木块、矿泉瓶都可利用来救人

  4.4.2.8. 若溺水者已无意识,应迅速将溺水者仰卧,把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呕吐物。若溺水者呼吸微弱或无呼吸,应迅速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

  4.5.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方面

  4.5.1. 根据事故类型、事故大小确定需要的救援力量和装备器材。

  4.5.2. 根据灾区现场情况,制定救援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4.5.3. 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

  4.6. 应急救援结束后

  4.6.1. 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环境有害因素得到有效监测和处置达标,由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救援工作结束,并转入现场恢复、障碍消除等工作。4.6.2. 险情发生至现场恢复期间,疏散组应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意外。

  4.6.3. 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

  4.6.4. 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程序。

  4.6.5.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4.6.6. 事故波及范围区域划定,警戒线设置,安排人员现场值守。

  4.6.7. 事故现场人员撤离路线变化等重要地点标识。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5

  4.1 发现有重大地质灾害事故后,发现人员应大声呼叫,通知到更多的人员,并及时报告现场处置小组,报告内容应包括:灾害性质、影响程度、现场情况等内容。

  4.2 现场处置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电话报告抢险队、有关人员。同时要立即到现场进行查看,并排专人进行警戒。警戒范围根据事态发展及时进行相应调整。

  4.3 若地质灾害不会危及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现场处置小组应组织抢险队员和现场员工进行处置。

  4.4 若地质灾害超过抢险队的处置能力,现场处置小组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同时现场处置小组要及时通知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4.5 员工在应急撤离点集合后,现场处置小组要安排各单位负责人清点人数,组织员工迅速撤离。

  4.6 员工在撤离的同时,根据地质灾害发展情况,在保证抢险队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抢险队员对重要设备、财产等进行转移。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6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 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四周呼救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现场处置小组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1.2. 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3.1.3. 由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3.1.4. 按照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的指令,现场抢救组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启动相应的处置措施。

  3.1.5. 伤员营救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引导救护人员营救受难人员。

  3.1.6. 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处置小组组长要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启动公司《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当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件,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员应大声呼叫,呼叫内容要明确,地点或部位发生的情况,并将信息准确传出。听到呼叫的任何人,应迅速赶赴现场,检查伤者情况,不要乱晃动。立即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管理人员、抢救小组成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公司负责人或应急值班室。并立即拨打应急电话或120急救电话。

  3.2.2. 迅速移走周围可能继续产生危险的坠落物、障碍物。为急救医生留通道,使其可以最快速度到达伤员处。高空坠落不仅产生外伤,还产生内伤,不可急速移动或摇动伤员身体。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

  3.2.3. 发现坠落伤员,首先看其是否清醒,能否自主活动,若能站起来或移动身体,则要让其躺下用担架抬送医院,或是用车送往医院,因为某些内脏伤害,当时可能感觉不明显。

  3.2.4. 若伤员已不能动,或不清醒,切不可乱抬,更不能背起来送医院。这样极容易拉脱伤者脊椎,造成永久性伤害。此时应进一步检查伤者是否骨折,若有骨折,应采用夹板固定,找两到三块比骨折骨头稍长一点的木板,托住骨折部位,绑三道绳,使骨折处由夹板依托不产生横向受力,绑绳不能太紧,以能够在夹板上左右移动1-2厘米为宜。

  3.2.5. 送医院时应先找一块能使伤者平躺的木板,然后在伤者一侧将小臂伸入伤者身下,并有人分别托住头、肩、腰、胯、腿等部位,同时用力,将伤者平稳托起,再平稳放在木板上,抬着木板送医院。

  3.2.6. 等待外部医疗人员救援。将工程所在位置、工程名称、联系人、事故种类、伤害情况等通知医务人员前来救护。如遇特殊情况应拨打110通知警方前来协助抢救伤员。报告发生伤亡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标志建筑物,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断方位。

  3.2.7. 若坠落在地坑内,也要按上述程序救护。若地坑内杂物太多,应由几个人小心抬抱,放在平板上抬出。若坠落在地井中,无法让伤者平躺,则应小心将伤者抱入筐中吊上来,施救时应注意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伤者脊椎、颈椎受力。

  3.2.8. 如果发生触电高空坠落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按《触电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的处置措施固定好伤亡人员,防止在抢救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

  3.2.9. 如果是支撑结构(脚手架等)塌陷,造成人员高处坠落时,应仔细观察周边的物体,应先固定好相关设备,做好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防护栏杆要绑扎牢固,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载荷不得超过270kg/m2;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详细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10. 如果是高空平台口、上料平台口等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不牢固或安全绳断裂造成人员高处坠落时,应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设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3.2.11. 如果是悬空高空作业中出现人员高处坠落时,应避免或减少悬空高处作业,救援人员要加倍小心避免用力过猛,身体失稳,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防滑鞋,同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身体有病或疲劳过度、精神不振等不宜悬空高处作业救援。

  3.3. 信息报告

  3.3.1. 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迅速召集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成员,所有成员在5分钟内达到事故现场,做出应急处理措施;如事故难以效控制,迅速向部门各级负责人汇报,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并对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具体见附件10《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联系表》。

  3.3.2.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岗位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长和生产调度汇报,同时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汇报后,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汇报,并做好应急值班记录。

  3.3.3. 现场出现事故征兆时,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事故隐患,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

  3.3.4. 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室:7231498,报警内线8000。

  3.3.5. 应急值班室要有对外部联系电话,包括医疗救护队、上级有关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电话联系方式。可采用电话、手机、传真等方式对外联系和求援。具体见附件10《外部人员联系表》。

  3.4. 应急保障

  3.5. 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工作小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重点器材应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3.5.1. 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近距离对讲设备等6部。

  3.5.2. 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药品、器具、设备等2套。

  3.5.3. 抢修设备,包括工程车辆、登高设备、维修工具、备用品等2套。

  3.5.4. 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沙箱、消防铲、消防沙袋等2套。

  3.5.5. 运输设备,包括面包车、救护车等1辆。

  3.5.6. 防护用品:包括封闭式防化、防护帽、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3.5.7. 环境监测工具:手持式四合一有害气体检测仪、手持式氨气检测仪

  3.5.8. 图表资料:包括夏河季风玫瑰图、消防器材分布图、供电系统图、程控电话安装图、公司厂区平面图等。

  3.5.9. 人员技能保障:定期进行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常识,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定期进行环境事故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事故源工作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定期组织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7

  1.1 事故类型

  爆炸事故

  1.2 事故易发生的区域

  运输途中、火工品库房(存放点)、爆破场所。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3.1 火工品爆炸事故发生无季节之分,任何时间只要满足了火工品爆炸的条件,便会发生火工品爆炸。

  1.3.2 发生燃烧导致火灾或爆炸会造成构(建)筑物、设备设施损毁,甚至人员伤亡。

  1.3.3 产生高温,一般炸药爆温在2300~4300℃,能引起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造成损失。

  1.3.4 产生高压,一般为0.22~2.33×10MPa,击倒人员,破坏巷道。

  1.3.5 产生冲击波,击伤人员,造成冒顶,摧毁设施,易引起顶板事故。

  1.3.6 产生有害气体,主要是CO、NO、NO2、SO2。

  1.3.7 火工品爆炸易造成群死群伤。

  1.3.8 影响矿井局部安全生产。

  1.4 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火工品爆炸事故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征兆,当剧烈撞击、挤压、高温引燃、通电等其中一个条件具备时,都有可能瞬间发生爆炸。

  1.5 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火工品事故可能引发火灾、冒顶片帮、中毒窒息、水害等事故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8

  1.1. 事故类型

  1.1.1. 氧气乙炔库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氧气乙炔库是公司重点防火部位。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事故:违反操作规程、违章安装使用电气设备、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检修(施工)现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第三方人为破坏等。雷击及设备问题等因素引发的火灾事故。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1.1.2. 爆炸事故。氧气乙炔发生火灾不能及时扑灭,处置措施不当导致瓶内燃烧或气瓶在高温下暴晒、暴露在火焰中发生爆炸事故。

  1.1.3. 中毒窒息事故。纯乙炔属微毒类,具有弱麻醉和阻止细胞氧化的作用。高浓度时排挤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乙炔中常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气体,故常伴有此类毒物的毒作用。人接触100mg/m3能耐受30~60min,有轻度头痛、头昏。20%引起明显缺氧,30%时共济失调,35%下5min引起意识丧失。吸入高浓度时先兴奋、多语、哭笑不安,继而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严重者昏迷。

  1.2. 危险源

  1.3. 氧气乙炔库内、气割切割使用现场等部位,防火距离不足、周围私自动火、吸烟、泄漏遇到火源等违章操作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1.4. 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

  1.5. 乙炔具有爆炸危险性、燃烧危险性、毒害危险性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情况不受季节的影响。乙炔罐火灾爆炸事故,导致人员烧伤、中毒窒息,严重时危及员工生命安全,并导致环境污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的设备、设施造成不可修复的危险程度,对厂房也有可能造成结构性损坏,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还可能造成大面积人员的伤亡,社会影响较大。

  1.6. 危险性分析

  1.6.1. 乙炔的特性

  1.6.1.1. 物理性质。乙炔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有毒气体。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带有特殊的臭味。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

  1.6.1.2. 危害健康。急性中毒:接触10%~20%浓度的乙炔时,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等缺氧症状;接触30%浓度时,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吸入高浓度时,初期兴奋、多语,后出现晕眩、头痛、恶心、嗜睡,严重者昏迷;另外,高浓度吸入还可引起单纯窒息。

  1.6.1.3. 危险特性:乙炔与空气或氧气等助燃气体混合后极易燃烧爆炸。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由于气瓶阀门损坏、气带漏气、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极易引起乙炔泄漏,造成人员中毒、火灾、甚至爆炸等事故。

  1.6.2. 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

  1.6.3. 由于乙炔具有易燃、易爆性,并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发生异常情况下,若遇到雷击或明火、外来火种、设备故障、人员操作不当等,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6.4. 在烈日爆晒引发爆炸。气割割枪回火、爆带处置不当引起火灾或爆炸。

  1.6.5. 乙炔瓶水平放置或倒立使用、氧气瓶瓶口擦拭不干净,油脂进入氧气瓶内,发生爆炸事故。

  1.7. 事故前的征兆

  1.7.1. 气瓶泄漏,仓库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焊接操作,特种作业时未经审批,作业时未按照相应规定制定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未加强安全监管等

  1.7.2. 闻到烧焦东西的糊味:火灾发生时,烟气会向远处蔓延。烟是最明显的火灾征兆,看见烟,同时又意味着情况可能非常危险。

  1.7.3. 可燃气体检测器发出警报声。

  1.7.4. 气割割枪、气袋、卡箍等连接不牢固或超出使用寿命未及时更换、气压过高等。

  1.7.5. 工作人员着装或使用工具不当产生静电。

  1.7.6. 库房未按规范修建,未防爆型电气设施;消防设施不齐全或不能良好的备用。内避雷装置、接地装置不符合规定的接地电阻等等。

  1.8. 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

  1.9. 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会引发房屋坍塌及人员中毒、窒息等伤亡事故。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廉洁风险分析篇9

  4.1 戴上自救器后绝不能因为吸气干热而把自救器拿掉。未达到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以免有害气体毒害。

  4.2 撤退时控制行走速度,呼吸要均匀。

  4.3 现场人员应保持镇定,判断事故地点和自己的位置。坚定信心,同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4.4 在进风侧时,迎风撤;在回风侧时,迅速配戴自救器,尽快转入进风侧。注意发生爆炸的威胁。

  4.5 注意躲避处的生存条件,有危险时,设法改善,条件允许时可以转移。

  4.6 逃避有毒有害气体灾害时,按规定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撤离,人员严禁走含有有害气体的总回风巷和皮带回风巷。不可图省事或有侥幸心理,也不能犹豫不决。

  4.7 在场的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工人要发挥核心和骨干作用,组织和领导其他职工统一行动。

  4.8 受困人员必须稳定情绪,尽量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节约照明。对伤员应注意保护与照顾。

  4.9 饮水时应选择适宜水源,并注意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4.10 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现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

  4.11 在抢救受困人员中,要注意遇险人员的姿势和倒向,做好记录。

  4.12 在抢救中要严禁不佩用呼吸器的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防止中毒扩大事故。  4.13 长时间被困在井下人员上井应避开强烈的光线,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  4.14 事故抢救前先检查事故区域的有毒有害气体情况,按照先抢救幸存者(先抢救重伤、后抢救轻伤),后运送死亡人员的原则,积极抢救受困人员。

推荐访问:工程建设项目 风险 分析 设计项目实施中的廉洁风险点 工程项目廉洁风险点 工程廉洁风险点 工程项目管理廉洁风险 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廉洁风险 工程建设管理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情况 工程廉洁风险点有哪些方面及整改措施 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措施 工程廉洁风险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