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关于科技创新主题报告两篇

时间:2022-09-23 11:00:19 浏览量: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关于科技创新主题报告两篇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应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增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形成人人讲政治、人人讲学习的社会氛围,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伟大事业上来,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已应有的贡献!下面是明月秘书网小编为您推荐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关于科技创新主题报告两篇。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关于科技创新主题报告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关于科技创新主题报告1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五力”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展现新作为

  市科技局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部署,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x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重要指示要求,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真学真信、真抓真干中谱写科技“天津之为”新篇章,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展现新作为、塑造新优势,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着力提升原始创新策源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党的十九届x中全会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科技力量的影响力和支撑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压舱石”。近年来,我市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户。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作为科教强市,我市肩负着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天津责任与担当,需要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打造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天津版“国之重器”,发挥好在战略性科技任务中的重要引领带动作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的创新力。一是加快打造一批引领性战略科技力量,支持推动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尽快形成承接国家重大任务能力。二是高水平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平台,积极争建新能源转化与存储、功能晶体等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是对标国家实验室谋划建设海河实验室,加快构建具备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具备源头科学创新和前沿技术创造能力的原始创新策源体系。

  二、着力提升关键技术引领力,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党的十九届x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近年来,我市涌现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全球首款脑机接口专用芯片、光伏用xx英寸单晶硅片等填补国内空白,血必净注射液和宣肺败毒方为全国抗疫贡献“一药一方”。在新发展阶段,我市需要强化科技创新的高水平供给能力,加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天津方案”,提升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科技支撑能力。一是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生物制药、组分中药等前沿和优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专项,形成占据世界科技前沿的产业创新优势。二是推动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推动以信创产业为突破口、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的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三是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标志区建设,培育“信创谷”“生物制造谷”等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的创新标志区,高水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等未来产业引领区。

  三、着力提升成果应用协同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依靠成果转化使产业发展“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招”。我市要充分发挥科教实力,构建完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探索出一条具有天津特色的“绿色通道”,有效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市场化转移转化,完善政策服务、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绩效评价等四类体系,打造交易、对接、活动、融资四类平台,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流动。二是建立科技成果库和企业技术需求库,开展“科技成果俏津门”品牌活动,完善“企业出题、高校院所破题、政府助题”揭榜机制。三是打通成果转化政策落实堵点难点,试点赋予成果完成人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建立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绩效评价体系。四是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使大学科技园成为高校成果转化“首站”和区域创新创业“核心孵化园”。

  四、着力提升创新型企业带动力,培育强大创新主体

  党的十九届x中全会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抓科技、抓创新,最根本的是要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唱主角”“挑大梁”“当龙头”。这要求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近年来,创新型企业发展形成“天津经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均突破xxxx家,但也存在发展新动能“底盘”偏小等短板。我们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企业集群。一是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按照“保存量、促增量、育幼苗、引优苗、建生态”思路,按照遴选+入库+培育+认定“四个一批”工作机制,引导人才、服务、政策、资本向高企聚集。二是大力推动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建立“雏鹰—瞪羚—领军”和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在应用场景、数据支持、评价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补助力度,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五、着力提升科技改革支撑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只有两者共同驱动,才能把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发挥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一方面要发展科技,另一方面要改革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我们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治理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一是完善科技宏观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加快科技管理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充分发挥创新智库支撑作用。二是优化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实行“揭榜制+里程碑”“大平台大设施+项目”等新机制,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加快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升级“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构建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更加便捷高效的人才服务机制,以更加宜业、宜居的环境吸引科技人才来津发展。四是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推进“全域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关于科技创新主题报告2

  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x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党的十九届x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市委五届十次全会要求,领会落实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重要要求,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xx高质量发展,朝着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奋勇前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xx贡献。

  悟透“全局”和“核心”两个关键词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全局”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全过程”,“核心”是指“事物的中心或主要部分”。这两个关键词,表明了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首位;从党的十九大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党的十九届x中全会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摆在xx项重点任务之首,进行专章部署。党中央之所以把科技创新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反映了党中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契合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符合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的倒逼逻辑、科技自身发展的演进逻辑。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xx正在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落实好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我们就要在工作布局、组织领导、发展路径、财力保障上下功夫,把科技创新摆在优先位置,引领和支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长期战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久久为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把准“优势”和“短板”两个关键量

  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助力重大科技创新,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为此,我们党确定了科技创新的目标、道路、战略、方向和路径,即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奋斗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与全国一样,xx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拥有国家战略定位优势、特殊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良好生态优势、大数据智能化先行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平台优势等相对的比较优势,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还存在重大引领性的基础研究原创成果欠缺、带动性强的科创企业欠缺等短板。落实好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我们就要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抢抓难得历史机遇,立足xx比较优势,增强创新自信,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把大数据智能化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方向,把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主目标,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把建设西部(xx)科学城作为主平台,把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主任务,聚焦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保,聚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不断提升我市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级。

  突破“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决定科技创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才是第一资源,机制是重要保障,两者至关重要。落实好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我们就要用力突破这两个关键点,不断增强xx科技创新的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

  要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我们要下更大力气建设创新平台、完善创新政策、优化创新环境,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社团等科技创新主体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让xx成为各类人才向往之地。要在聚集人才上下更大功夫,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统筹好“塔尖”与“塔基”、本土与外来,以“近者悦”吸引“远者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在激励人才上下更大功夫,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实施好以“xx英才计划”为牵引的重点人才工程,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要在服务人才上下更大功夫,落实好《xx市“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工作清单》等文件要求,强化对科技工作者工作、生活上的支持保障,让他们能够凝神创新、聚力创造。

  要打造制度创新“样板间”。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市委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完善创新决策、创新投入、权益分配、容错纠错等方面机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效率。要优化开放合作机制,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川渝两地协同创新,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多层次、广领域科技交流合作,拓展民间科技合作的领域和空间。要推动科技界作风学风转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事迹,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xx篇章汇聚起强大的科技力量。

 

推荐访问:党组理论 科技创新 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