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四篇

时间:2024-01-16 15:56:48 浏览量: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四篇

  在出现了某些事件和情况后,务必需要展开调查,并且最后的结果会记录在调查报告中。下面是明月秘书网小编为您推荐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四篇。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四篇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

  一、调查内容及目的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一项强国战略——“科教兴国”,就是说要用科学、教育的快速发展,达到富民强国之目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再加之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因而农村教育更应改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更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家乡的农村的教育状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调查方式及对象

  我选择了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重点采用实地访问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了解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在访谈对象选择上,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调查时间:

  20xx年3月

  四、调查结果: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很不足的,20xx年教育投入仅占GDP3.32%的比例,20xx年为3.28%,2004年是2.79%,20xx年是2.16%。而绝大部分的经费主要投入到到高等教育上,从扩招、学校扩建、广招名师教授、“争创一流高校”等等;此外城市中小学教育也是投入的重点,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等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在城里兴办“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将大部分的财政投入到已经很好的学校里。经过层层克

  扣,最后才轮得到农村的中小学受蝇利的恩惠,到达农村中小学的财政拨款几乎是微乎其微。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更加剧了农村中小学受教育情况的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都是农村学校师生所不敢想的,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学校还需要在教育设施上支出一笔巨大的费用,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辍学回家。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教设陈旧、师资匮乏、教学设备陈旧。而城镇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教学设施和活动场地可以说是配备完善。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距呢?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学校总会希望学生尽量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不得不花费一些本就不多的经费,来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样,本就贫困的学校就更加贫困。

  现状三:师资力量薄弱,优秀资源的流失

  农村的中小学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好一点以外,其他村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民转公”的教师。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且教师整体素养不高,普遍缺乏现代教育知识与理念。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学历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停滞不前,沿用长时间来逐渐形成的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思想和方法,严重影响了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

  其次,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课程单一。由于部分学科教师不足,许多老师不得不身兼数科教学。语文老师教数学,数学老师兼劳卫,非英语专业的老师在参加短期培训或“自我钻研”后就走上了英语教学讲台。另外像体、音、美等“副科”在缺少教师的情况下不得不由“主科”教师兼代。农村许多学校的体音美老师都是如此半路出家的。而且这些“副课”往往流于形式,有时上,有时不上,有时“理所当然”地被挪用来上主课。另外身兼数科教学的老师往往会因超负荷工作而

  影响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致使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在起跑线上就远远落后于城区小学。

  另外,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教师乐进城,难下乡。首先乡村居住、交通等诸方面条件不如城区,另外在教学上缺少外出学习、交流和晋升的机会,许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愿下乡工作,勉强去的也不安于现状,随时想调入城区。“教而优则入城”,在乡村小学中教学上取得成绩的骨干教师更纷纷要调入城区学校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学校成了培养老师的地方,成为向上走的踏脚石。高素质人才不愿下乡,乡下也无法长期留住人才。这是一直阻碍和困扰农村小学教育的实质性难题。骨干教师流失使本来已处于弱势的农村学校犹如釜底抽薪,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拉大了城乡间的距离。要想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可谓是举步艰难。

  农村教师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困难,这一系列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会严重影响农村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如何使农村教师跟上教育与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们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农村教师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孩子对优秀教师的需要迫在眉睫。

  现状四: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是应试教育,“考试是教师的法宝,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是无法走出应试教育,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区、县、镇级教育管理部门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进行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本来就没有师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方面优势的农村中小学面临更大的压力,师生都是苦不堪言。

  现状五: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智育方面都成问题的农村学校怎还顾得重视德育的教育,因而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学校缺乏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使得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缺失,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状六:进城求学,造成农村学校生源紧张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虽然农村一些中心学校条件也相应有所改善与提高。但是一些思想进步且有经济条件的农村学生的父母对孩子都寄予厚望,舍得教育投资。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许多家长纷纷送孩子进城求学,只为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中小学的生源开始减少、好的生源也被城市吸收了,农村中小学面临很大的办学压力。与乡村小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城区小学人满为患,。“学生少,课堂气氛弱,学生竞争意识差,同时也引发了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农村学校尤其是“国有民办”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面对两种性质的学校,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教育质量,面对掌上明珠的儿女和捉襟见肘的家庭境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处于两难境地。那就是,如果读免费的公办学校,家长将无经济负担,但由于优质的师资被抽调到城里实验学校,因此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进城求学,孩子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但家长得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这种两难境地,正是目前农村教育的困境。随着

  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学校面临的冲击与日俱增。

  五、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

  根据调查的情况,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一: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

  据调查,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因而需要政府重视农村人口的教育,解决农村学校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修建教学需求的硬件设施,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鼓励广大的师范毕业生下乡服务农村基层,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

  对策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师,招收、鼓励大专学历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尤其师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

  对策三:重视德育,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把握好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业基础,从而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有机结合传统美德,把握新时代特点,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环境,为培育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策四:深化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

  农村中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国家要着力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对策五:有力实施减负控辍措施。

  针对农村学生辍学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和实施力度,确保困难学生不会因贫失学;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乐学善学,确保学生不会因厌学而辍学。同时,要完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切实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序列并不断提高评价指数。从而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工程中,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最大限度的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六、调查体会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最为基础和庞大的部分,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何改变农村教育的薄弱现状,应引起国家、社会及每个人的积极关注。农村教育任重而道远,国家需要对农村教育加大重视程度、投入资金建设、推进切实可行的措施。办好农村教育这件大实事,必须每个人携手努力,让我们期待农村教育取得很好的成绩,期待未来的农村教育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通过这次考察活动,我不仅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同时,还增强了对教师事业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努力完善自己,为报效祖国、促进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

  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和资料。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公共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XX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XX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XX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3

  本次调查以小学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基本环节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老师不愿意改变他们已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采访法。通过采访,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

  1、教学问题

  在我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由此看来,教育已经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孩子们是渴望拥有知识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开拓视野,知识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的高升,知识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当然,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没有技术,人才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没有人才,技术只能等待有人来驾驽。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以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发现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庙台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在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师很不满;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是,当地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的生存问题,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然而受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但是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于是,老师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农村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许多无心从教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彻底调离教育系统或由村级学校向区、镇级学校转移。跳槽教师多为农村中的佼佼者,这部分人员的离去无疑会降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

  (2)厌教:部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落实不利,教师敬业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责任心淡化,不愿钻研教材,对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动丝毫不感兴趣。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另外,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他们不愿意呆在农村,是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就我们学校来说吧,几乎没有一个老师懂音乐,叫他们如何给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呢?懂计算机的人更是没有;老师的年龄老龄化,学校中差不多都是临近退休的老师。

  3、学生问题

  通过和学生们的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小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发展的因素,小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缺乏主动性,需要家长及其老师的监督指导才行。学生们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习方法有待改进,老师教的不好,归于外界,没有考虑自身的因素。60%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这就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4、家长问题

  在农村,家长一般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能不能考上大学?对学生课外知识的了解极大的限制,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外读物是闲书,废书,看那些书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考试没有好处。还有大多数家长没有家教意识,他们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里刨食吃。但这些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吧。

  二、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调查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提高教师的工资,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竞争环境;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第二、解除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改革学校管理机制和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数量。吸引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比如现在正在进行的特设岗位的教师到偏远地区支教。

  目前,农村希望小学普遍存在经费不足问题,国家拨款只能满足维修校舍和购买必需的办公用品的基本需求,许多村不仅没钱添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就连维持正常教学运转所需资金都缺乏。资金不足导致了硬件设备的匮乏,大部分村级小学存在用地狭窄,教室破旧,没有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设施,教师宿舍紧缺,厕所条件简陋等问题。大部分学校仍然是黄泥地,下雨后到处都是泥浆,学生活动和上厕所都很不安全。

  农村小学师资匮乏的问题也相当严重,特别是30—50岁的中年骨干教师和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学科专业教师极度紧缺。目前大多数乡村小学以20—30岁的年轻老师和50岁以上的老教师为教学主力军,但年轻教师经验不足,老教师知识结构老化与现代教学理念脱节,两者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

  此外,缺少专业的音体美教师,大部分学校采取“复合型”的教学,即由一位教师同时担任几门课程教学,但一名教师将5门以上的课程全部以高质量教授是基本不可能的,且大部分老师只擅长语文或数学教学,学校的音体美课程形同虚设,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既便如此,乡村小学还要面对优质师资的流失问题。目前农村学校的条件和待遇都无法留住优秀的教师,好老师都会争取调到县级以上的学校任教,越优秀的教师从村校流失的可能性越大。

  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问题也不容忽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没有条件开设学前班,因而使得该校学生的学前教育处于真空状态,为以后的教学造成了很大困难,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且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80—90%,“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都没有能力给予孩子学习上的辅导,对孩子也比较溺爱,无法与学校教育相互协调,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朔里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前景:充实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提高质量,在保持两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和制度,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儿童早期教育,重点发展学前教育,使绝大部分乡村儿童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4

  今年暑假我在农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以小学和初中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普遍推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对此老师抱怨、学生抱怨、家长抱怨。为了找到问题的实质,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向有关部门、有关人士发出呼吁,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以走访调查及问卷座谈的形式为主,走访了两个中小学,调查了小学生20人,初中生30人,老师及校长15人。通过调查,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并对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

  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大部分的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90%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10%。从以上数据表明,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共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2)师资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

  (3)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中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4)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调查发现,相当大数量的教师对生活表示不满意,感到压力很大。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不合理的农村教育编制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

  (二)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高考制度依然注重的是成绩,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生存。面对这些局势,教师感觉压力很大。

  (三)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体罚学生等。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谈恋爱的越来越多,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压力是只增不减。

  3、学生问题

  在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学习主动性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学生的学习目标大部分是家长、老师压出来的,成绩认可高,重视分数的达80%。在所学课程中,选择英语最薄弱的学生比例最高,约占一半。通过和学生们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学生们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但由于60%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4、家长问题

  在回答“你觉得所在地区教育状况如何”的问题时,80%的家长选择“一般”,10%的家长认为“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当地教育状况并不满意。当问及“您对孩子在校表现情况了解程度”时,只有15%的家长表示很了解,而选择“基本不知道”的占20%。然而在回答“对孩子学习上关心程度”时,却有60%的家长表示很关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对孩子在校表现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说对孩子学习很关心呢?对此我询问了部分家长,原来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即是对孩子学习关心的全部表现。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调查情况以及个人思考,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主要抓以下几点:

  1、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2、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实行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农村的条件,培养紧缺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3、解构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机构私立学校应该是一种补充、激活农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们当地农村,私立学校几乎没有。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独家经营。因此应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以切实扩大高中的办学规模,解决农村初中升高中的瓶颈问题,缓解升学的巨大压力。

  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达1.6亿。然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反而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在农村,虽然绝大多数家

  庭通过各种途径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数孩子因家庭贫困,未圆上高中、考大学的梦想。现代社会倡导人们关注弱势群体,这些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孩子们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助他们圆自己的读书梦想!我呼吁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意识到发展农村教育的迫切性,给予农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中小学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推荐访问:农村中小学 教育现状 调查报告